|
四、方志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科的研究方法,是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方志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边缘交叉学科,主要是方志学、心理学和美学三门学科的边缘交叉。方志心理学的系统综合性和边缘交叉性,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必须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所谓“综合研究”,内涵有二:一是指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二是指多种学科的综合。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主要包括两大系列的研究方法的综合:一是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是采用美学、方志学的研究方法。这一新兴的学科不是用新方法阐释旧观念,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文牍主义”,也不是简单刻板地套用相关学科的结论,而是力图把新方法与新观念很好结合起来,立足于方志工作的全过程,对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经过分析鉴别,取其精华,使之成为自己学科本体建构中的理论参照和依据。多种学科的综合,就是以心理学、美学、方志学以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思维学、写作学等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透视镜,对志家的心理状态、方志编纂心理、方志接受心理中的一些复杂的、令人困惑的的问题综合考察,深层发掘,以求得将诸多难题从一般的认识层面开掘到深层次的心理层面。简言之,方志心理学具有方志学和心理学两重性品格。方志心理学研究,既要将方志研究扎根于心理学基础,又要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使方志实现美学的心理化和心理学的美学化,以便找到心理学和美学、方志学的结合点。当然,在方志心理学研究中,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并不是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机械相加,而是要求不同学科和不同方法在方志心理学总的学科背景上,围绕一个总目标,运用各种方法,深入研究方志心理学的有关问题,从整体上把构建方志心理学的思考握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
五、方志心理学的内容框架
方志心理学的内容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共
六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诸论”。主要论述方志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方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等,是方志心理学的总概念;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至第四章组成,分别论述方志主体心理、方志编纂心理、方志接受心理。这三章是方志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其中,方志主体心理是指方志活动组织者心理、主编心理、编辑心理、学者心理等等;方志编纂心理是指从修志动员到地情研究、收集资料、初稿纂写、志稿总纂、审稿评议、直至出版发行一系列工作中的心理活动,其内容包括心理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在方志编纂实践中的应用,包括资料辑录中的心理因素,方志的继承与创新中、总纂时常见的心理问题等等;方志接受心理是指方志接受的心理条件、心理特征、方志接受的心理动力过程、理性认识过程和审美体验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方志接受的一般原理、决策者心理、普通读者心理、方志研究者心理、用志的多元化倾向及其前景等等。第三部分,是方志心理学的综合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关系论和第六章发展论。关系论主要是从较高的理论层面上论述方志心理学各个部分的关系,包括方志心理与方志编纂的关系,方志心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方志心理与修志人的关系,方志心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使方志心理学的内容框架更为严实,体现学科理论的科学性;发展论是从方志史的角度纵观自古至今方志心理的发展轨迹,包括与方志心理有关的古人论点、当代领导人论方志以及近几年来方志界有关方志心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用“发展”的眼光预测今后方志心理的发展趋势。笔者试图通过这种“总~分一总”的理论结构,为方志心理学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使方志心理学真正成为方志行政管理的必修课,成为方志编纂者的指导师,成为方志读者的良师益友,从而提升方志心理学在方志活动中的实践意义。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地方志工作是一项纷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包含着许多学术和美学要素,真正做好地方志工作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如果将方志比作一幅壮观的图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画出一幅既真实又优美的图画呢?美国一位学者有过这样的论述:“恰恰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所做的事情,他们能把不协调的、不一致的、彼此抵触的各种颜色和形式,纳人一幅画的统一体中。”_9]笔者以为,这不仅仅需要艺术家的高明“技法”,而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在宏观上有一个“美学理念”。联系当今的地方志工作,如何提高方志的学术品位,如何扩大方志作品感染力,许多方志同仁感到困惑。构建方志心理学,恰恰是给各类方志主体包括方志编纂者及方志接受者建立一个美学平台,让方志学与心理学、美学结缘,使方志学在美学和心理学的干预下发展,从而创造方志学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