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7月30日 作者:张海华 编辑:shphao 有406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张海华)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3.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3.1 开发学习动力系统,产生良好心理定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通过目标设置法,创设情境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改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体育习惯,产生良性心理定势。

3.2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

3.2.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2.2 引导学生能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识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3.2.3 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情绪很容易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教师应在指导时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不断修正自己的心态。如冷静思考法、间隔沟通法、转移自慰法等。

4.把心理健康融于体育教学课堂上

4.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生理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掌握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而恰当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鼓励学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寻求快乐,陶冶情操。

4.2 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因人而异。如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适宜选择篮球、足球、排球、集体接力、拔河等项目;对优柔寡断的可让他们多参加球类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对腼腆、胆怯的学生可选择武术、体操、以及篮球、足球等项目的锻炼等等。

4.3 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

4.4 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焦虑、抑郁、紧张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疲劳;而运动持续时间,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6090分钟也会产生良好的锻炼效果。

5.结论

5.1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为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础

5.2 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心理全面发展。

5.3 体育教学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

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体育与运动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2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2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1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8]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张海华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