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消费类
    发表日期:2009年5月27日 作者:文细光 陈云 编辑:shphao 有814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文细光)网络营销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性消费动机的泛强化影晌

三、对家长、学校等教育者和机构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几点的建议

一家长、学校、消费者协会等教育者和机构, 应从思想上重视青少年消费教育, 把消费教育列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互联网与网络消费是时代的必然, 将成为普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没有这个认识高度, 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式, 就事论事地把注意力的焦点聚焦在青少年网游、网聊、网恋等消费负面影响上, 在消费教育问题上简单充当“网络妈妈” 的角色, 那么其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就必然是滞后。

二创新消费教育方法是达成青少年消费教育效果的关健。

家庭、学校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 要加强教育方法的创新,传统的“严父慈母”式、老套的‘镇鸭”式, 少用。

对于家长, 首先要尽量缩小所谓‘代沟” , 既要抓住日常机会与孩子们进行非正式沟通, 更应确定消费教育的专题开展正式的沟通其次, 家长自己也应积极尝试包括购物在内的各种网络消费, 同孩子一道网上冲浪, 亲身体验学习网络消费经验第只,鼓励或要求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消费购买活动。各级各类学校有义务, 也有能力开展青少年消费教育。第一, 开设相关选修课、兴趣班第二, 组织成立学生消费俱乐部,让青少年广泛开展自我教育第三, 与销售企业、消费者协会、青少年组织、网吧、网站、社会知名人士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消费教育活动第四, 将消费教育任务列人少先队、团组织工作范畴。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AI时代英语学习新革命,三天掌握三年单词(2025/8/3 12:46:23)[84]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61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63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205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54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文细光 陈云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