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社会类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聂淼 编辑:hfhao 有958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讨论: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双性化现象

4.双性化现象的影响

4.1 双性化对社会文人理念的冲击

社会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对人的性别角色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具有“双性化”表现的个人来说, 社会舆论的争论甚至谴责必定会伴随其左右。而这之中又有一个特别的刻板观念, 即人们对具有男性化倾向的女性比对具有女性化倾向的男性显然要包容和接受得多。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 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女性中都存在。贝姆对美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约有三分之一(27%- 32%)的人具有双性化人格, 其中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27%。我们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测验, 但得出的数据相互间差异较大。关树文(1995)对蒙汉大学生跨文化研究发现: 被测232人中, 双性化人格占25%, 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占22%, 且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汉族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仅占13%)。袁立新、卢声达(2002) 355名大学生为被试, 其中双性化人格占29%。王学(2004)216 名大学男生, 373 名女生的调查中,具有双性化气质类型学生的比率是女性中有4.8%, 男性中有11.1%。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者看来, 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一个个体上很好地融合的, 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 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

4.2 女性的双性化是社会发展趋势

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中, 女子打扮成男子的事件或图画往往从古代开始便有所记载, 其中很少有包含贬义的舆论倾向存在。这样一种传承上的默许到了今天也在影响着人们对于双性化的看法。女性的男性装束被认为是英姿飒爽的象征,甚至受到了推崇和鼓励, 这与长期以来女性权利的被压抑和禁锢有着密切关系。女性开始具有双性化的特征, 不仅在外表同时也在个性上表现出男性的特点, 对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起了标志性的作用。聪明的职业女性不会在生活的各个场合只表现一种性格特征。她们会注重表露与环境的吻合,在工作中严厉, 是下属眼中令人敬畏的老板和上司; 在生活中表现柔情、细腻, 是丈夫温柔的妻子、孩子慈爱的母亲。许多进入工作岗位的女性发现, 由于许多规则是男性制定的, 要想同男性平起平坐, 就要不断地学习、模仿这样的规则,女性的双性化是女性逐渐向“完人”转变。

4.3 男性的双性化有待社会接受

社会对于双性化的男性则争议非常大。大多数人反感双性化的男性, “娘娘腔”等形容词所带的绝大多数是贬斥的感情色彩, 看到有男子打扮得女性化一点, 便怀疑“是不是同性恋? ”等等。对于男性原型的长久崇拜和权威感使女性和男性自身一样无法顺利接受双性化的男性。同时, 在演艺界, 越来越多的具有双性化气质的艺人大受欢迎。而值得注意的是, 在最有人气的双性化倾向的男艺人和双性化倾向的女艺人中, 两者所具有的双性化特点是不相同的。具有“双性化”表现的女艺人往往人着装打扮到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甚至个性特征上都透出十足的男性倾向, 在她们身上, 心理学上的性别显然要比生理学上的性别影响要大得多。另一边, 具有“双性化”表现的男艺人往往仅仅在相貌、外表上展现出大量女性化特征, 而人性格上来说却仍具有强烈的男性性别的特征,这样的男艺人在女性心中同样成了“完人”一样的存在, 因而拥有了绝对高的好感度。这种现象再现的原因, 也和上文提到的社会对“女性双性化”和“男性双性化”区别看待有着高度联系。

5.结论

20 世纪后半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人们本着男女平等的精神, 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由于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是先天决定的。所以, 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一些专业心理学家, 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 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的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当双性化由个体的主观意向成为了全社会的多发现象, 当其中的优势被挖掘, 双性化, 特别是“女性双性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双性化教育已经初出雏形, 女孩被要求行为果断、敢想敢干, 男孩则要学习家政、艺术等技能。独生子女政策让许多父母把女孩当男孩培养。因为升学和就业的压力让女孩和男孩一起竞争, 这要求女生要有像男生一样的能力和素质, 如坚坚韧不拔、刚强、冒险的精神。而传统的温柔、亭亭玉立、善解人意的特质往往就被取而代之。正如一切社会现象一样, 双性化现象的发展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的产物, 也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探索下去。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聂淼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