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试题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各占多大比重?
(4)试题的范围怎样?有没有模拟题可供参考?
在这一系列问题弄清以后,应分别采取对策。
考试时间如果相对较短,则说明,对每道题的回答要求不细,复习时,
以掌握每个问题的基本内容为主。题量如果很大,则说明考题中基本问题占
的比重会相应增加,这就需要在复习时把所有的概念、原理、公式、时间、
字词解释以及作者等等细节性的问题部一一记牢。试题的主要类型如果不很
熟悉,则必须把这类题多找一些来做,以使自己熟悉某一类题的解法,加快
解题速度,提高考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根据不同题型的比例,应该区别对待。作文的比
重大,则复习时,应花较多的时间,把各种类型的文章都写一个提纲,熟悉
写法。试题的范围可以使学生把较短的复习时间全都用到本次考试的范围
内,提高复习的效率。而且,知道了考试范围,才能知道自己在这次考试中
的主要弱点和优势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集中力量攻克弱点,避免面对
考题无从下笔的问题出现。
3.进行冲刺复习
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取得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的关键虽然在平时,
最后的冲刺也很重要。就好比一场长距离赛跑,即使领先了,最后的百米冲
刺不好,同样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竞赛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考试与赛跑很相似,其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并不
完全取决于选手的实力,赛场经验和技巧也很重要。所以,那种认为只要平
时学得好,考试时就可以轻松的想法,就象最后百米放慢速度一样是很愚蠢
的。冲刺复习的特点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考试复习中去,使自己的活动在考
前一切围绕着考试而进行。这并不是要学生把一天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
上,相反,应该以学习为核心来组织时间,合理地安排休息,使学习活动比
平时更有节奏。冲刺复习时,可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下面介绍两种。
(1)强化记忆。这时,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休息,如何才能使这些信息
在考试时能够顺利回想起来呢?这就必须强化记忆效果。如果考前时间比较
充足,则可对需要记忆的材料进行分散记忆,即每天记忆其中的一部分。如
果时间比较紧迫,则可以进行集中记忆,把大量的材料放在一天之内学习。
相反,在复习完一遍之后,应在8—9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复习。根据艾宾浩斯
的遗忘曲线,在记忆后9小时,会遗忘的东西已经基本遗忘,其比重大约是
记忆材料的三分之二。而第一次记忆后能够进入长时记忆的东西在9小时后
也基本稳定下来。因此,要想记住大部分材料,就必须在9小时前,再补记
一次,这样,就可基本上把9小时内遗忘的材料从短时记忆状态转化为长时
记忆状态了。所以,如果学生在考试前一天把所有的知识都复习一遍,而在
9小时内没有进行强化记忆的话,第二天,考试时,他会发现已经遗忘了三
分之二,考试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自然不可能理想。但,要是他再作一次冲刺的话,即第二
天起床后再作一次同样的复习,其效果将会令人吃惊。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