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同的学习者对焦虑的反应与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同样,学习者对学习材
料的难易也会产生不同的焦虑。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学习焦虑在教
学中的作用。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对焦虑这一心理现象只提如何消除,对
它的作用很少涉及,从而降低了焦虑在教学中的地位。恰如其分地发挥焦虑
在学习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多与学生接触,倾心交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他们,对他们的种种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
家庭环境和任课老师等主客观条件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区别对待,自如地用
好焦虑。同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焦虑与兴趣的关系,使两者
相得益彰。
如何正确运用焦虑
首先,对于一个自由散漫、不思上进,对学习无所谓但又智力正常的后
进生来说,一定量的焦虑是必不可少的。这时,教育者应使个体的自尊心受
到一种威胁,造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紧迫感,使之努力改变自身目前的状况,从而进一步去谋
求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压力,并规定完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任务的期限和处罚
措施,并时时激发其愧疚心,使其产生焦虑心理和当前情境的反差,激起奋
起直追的勇气。
其次,对于少数优等生是否采用焦虑学习,许多人持否定态度,在他们
看来优等生已是好学生了,无需再加压力。其实不然,对优等生来说,不存
在学习负担压力的问题,他们有足够的潜能去应付,易产生自满情绪,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
会在原地徘徊,有的甚至下降,有点压力或受到挑战,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绩反而会提高。目
前,相当多的心理学证明:高度的焦虑只有同高度的能力相结合才能造就“天
才”。
再次,学习材料的难易对焦虑程度的高低需求是不同的。学习材料难度
大,学生会自然而然产生高度焦虑,怕学不好。这时教师不能再给学生以压
力和担忧,应力求减少焦虑,并给学生提示,使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
除心理压力,轻装上阵。实践证明,焦虑解除了,学生会很快扎到学习中去,
收获较大。
相反,对简单、机械的学习材料,应采用使学生高焦虑的方法,以绷紧
学习弦。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类似重复画蛋之类的技能操作,学
生有时不重视,不愿花时间。而对这类貌似简单却又非花时间不可的问题,
采用高焦虑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从焦虑的时间长短来说也要区别对待。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高焦虑状
态,对学习是不利的。试想,一个对学习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的学生,怎能
兴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学习,同样,一个无焦虑,整天心不在焉的学生,也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