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 实际运用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01:14  |
|
(2)即使母亲不笑是在生气,就一定是针对我吗?
答:不一定。母亲的生活中除了女儿,还有许多其他事情,比如工作、家事等。她即使不高兴,也不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事,有可能是工作不顺心,家务繁重,或在外受了其他人的气,都有可能的。
(3)即使母亲不笑是因为生我的气,就一定糟糕透了吗?
答:也不一定。应当想到人不可能不出错,如果做错了事,母亲不高兴,也是人之常情,这并不表明母亲就认为我是坏女儿。
效果(E):通过自己与自己辩论,可以消除一些紧张情绪,但心里仍隐隐有些不通畅。后来回家去,在母亲不笑时问一些“您在想什么?”“您觉得我比别人的女儿如何?”这样的问题,发现母亲时常只是在考虑工作上的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所以不笑。而且母亲认为我是很合格的女儿,感到比较满意。这样就比较彻底地解决了问题。现在虽然在见到母亲不笑时仍会不够放松,但这大概是惯性。以后相信会逐渐好转直至焦虑完全消失。
这个女学生后来还自己做了调查,有了信息反馈,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看法的不合理。但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信息反馈的。那时,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要反复做,才可以达到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的目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下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第四节 障碍及其解决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