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三节 实际运用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01:14  |
|
认知治疗的家庭作业(RSA练习)
问题:每次看见母亲严肃的样子,就非常恐慌,担心自己有什么事做错了。只要母亲没有笑容,就感到焦虑,有压力,非常不舒服。一旦母亲笑了,才感到好些。但笑容一消失,一切的焦虑和烦恼又回来了,每天这样,非常苦恼。
诱因(A):母亲常有不笑的时候。每天看到母亲严肃的面孔。
信念(B):
(l)人们(或说母亲)只要没有不顺心的事就必然满面笑容, 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然是在生气。
(2)我决不能做错事,只要做一点错事,就不是好女儿,就会惹母亲生气。如果不能使母亲笑颜常驻,我就是罪大恶极。
(3)母亲对我的要求必定非常严格,只要我出一点毛病,母亲就一定会板起面孔生我的气。而母亲一旦不高兴,也必定是我惹的。
(通过以上分析,自己也觉得这些观念很可笑。)
结果(C):每日紧张焦虑,惟恐做错什么事,很难受。
辩论(D):在 B(1)(2)(3)中所列的观念符合逻辑吗?请自己回答。
(1)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这对吗?
答:好像不对,人在心情平静甚至有高兴的事时,也有可能不笑。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烦恼,而只要不烦恼就笑,笑肌就会累僵了。所以人们经常是不笑的。母亲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以也会经常不笑。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第二节 基本理论
下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第四节 障碍及其解决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