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二节 基本理论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0:55:21  |
|
在评估情绪结果时,认识到以下三点是很重要的:
首先,患者不必像治疗家那样使用专业的、有关情绪的术语,应该让患者知道,不同的情绪状态之间有着性质上的独特差异,这样才能够让治疗家和患者使用共同的情绪“语言”对话。
其次,情绪结果的出现也可能是链式的,例如,生气经常是与焦虑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个人能够体验到生气而隐藏了一种不充分感,或一个人可能在自尊受到威胁后而备感压抑。一种情绪状态的出现,常是另一种更原始的情绪状态引发的。
最后,治疗家们应当能够意识到,患者们并不总是需要机械地改变每一种“不适当”的消极情绪,也就是说,有些特殊的“不适当”的情绪可能并非是真的“不适当”或代表一种自我挫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在评估情绪结果时,应该具备足够的变通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在强调对情绪结果评估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对行为结果的评估,像退缩、拖延、酗酒、药物依赖等失常的行为会与“不合理”的绝对化的认知评价(B)相关联。
(四)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曾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这就是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2]。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 理性—情绪疗法 第一节 理性—情绪疗法概观
下一篇文章: 第十三章第三节 实际运用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