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02:51  |
|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内心都经常进行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斗争。病人的症状是有深刻含义的,症状仅仅是一种伪装,它们实际上代表一个人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的本能欲望或童年时代所遭受的痛苦与精神创伤。人的大多数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心理冲突或创伤性事件,由于这些事件会引起焦虑和痛苦,故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从而被忘掉了。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失去作用,它们可以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沿这条途径寻求来访者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了解来访者个人生活史,特别是早期经历中有无心理创伤。
(二)反射—行为—学习路径
这条途径也可简称为行为途径,它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其行为疗法而提出的。在行为理论看来,人的许多心理问题和症状实际上就是非适应性行为(或称适应不良行为)。非适应性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习得的,即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非适应性行为的。因此,也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来调整、矫正和改造它们,也可通过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来代替它们。人类获得新行为(包括非适应性行为)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两种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I.Pavlov)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B.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让懦弱的念头都滚出去!”
下一篇文章: 沉思是制造伟大事物的摇篮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