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大学生
    发表日期:2013年4月24日 编辑:shphao 有149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分析

 

1.网络犯罪心理成本低

网络犯罪不仅经济成本低、法律成本低,心理成本也很低。心理成本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对于受社会道德谴责和可能受法律惩罚的恐惧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网络上有每个人的秘密空间,没有其他人的眼睛盯着,受到的心理压力可能要小得多。而且,虽然进人别人的网络空间开始需要费一番周折,一旦进人,执行一项犯罪指令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所以,网络犯罪时间的短促性以及隐秘性使网络犯罪者在犯罪时的自我谴责和现场心理恐惧感大大降低。特别是持有“黑客网络伦理论”的行为者认为对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是无限制的、纯粹的,只要动机纯洁,就有权闯入任何网络。所以即使他们在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安全后,仍坚持认为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完善系统,非但无罪,反而有功。此时,他们的心理成本几乎等于零。

2.自我暴露心理

在网络犯罪中,有一部分大学生是本着炫耀、自夸的心理来暴露自己的,在侵犯过的网站或者计算机中,赫然留下自己的“痕迹”。如内蒙古一个叫王少伟的学生,他攻击的全部是动态的网页,而不是静态网页。他每次选定要攻击的网站,都会把这个网站的主页进行保存,然后进行攻击,更换成他的黑客网页。攻击成功后,他还要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三个QQ号码、一个MSN账号和个人主页,希望被攻击的网站负责人通过以上聊天工具与他联系,请他恢复网站。

3.可以藏匿的秘密心理

有人认为网络可以藏匿、不被人发现,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自己的IP地址,只要上网者进入网络,也就必须交出自己的身份。其实,网络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认为网络是永远秘密的、隐藏的、别人看不到的观点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是,却有很多大学生持有这种错误观点,而不惜以身试法。

4.非暴力心理

在崇尚独立个性的大学生心目中,认为网络犯罪是一种技术,没有暴力、没有物质的对抗、没有具体的接触。网络犯罪的手段崇尚非暴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行为人具有丰富的网络专业知识的积蕴,以科技为文饰;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络的神秘与万能,使大学生从文化心理上具有一种网络犯罪万能的思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这一点是他们的父辈们不能比的。他们崇尚技术,以网络技术犯罪形式自居,蔑视简单形式的犯罪;排斥暴力,对涉及暴力的网络犯罪给予极大的蔑视。

5.情绪失控情绪

对于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发动和制止的作用,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道德心理与犯罪心理的形成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由于情绪的失控,就可能表现出一种不道德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如在网络上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违法经营、贩卖毒品、惑众甚至是盗窃国家机密等。

6.攻击报复,发泄不满

人生之路并不平坦,大学生遇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显露。当他们认为自己的目标不能实现时,就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应对挫折的方式很多,攻击是其中的一种,攻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攻击,一种是间接攻击。网络是大学生进行间接攻击的一种首选方式。

实际上,现实社会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地方很多,但人们往往缺乏发泄的地方。网络是个巨大的容纳空间,可以承载一切情绪和怨愤。所以,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情感让一些人感觉很舒服。如学生对食堂、医院、后勤保障的不满,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发泄,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但是,报复情绪一旦发生变态就会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大学生在网上制造混乱、删除文件或者散布病毒等,就是一种违法,是一种犯罪。

7.反社会心理

反社会心理,转移到网络中,甚至比现实中更大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或者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于是便逃到虚拟空间中发泄自己的不满,而不是通过现实的奋斗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才能。在网络中沉溺的时间越长,现实能力就会越跟不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的不满就会越来越重,进而与社会作对,不能与社会融为一体,形成反社会人格,走向犯罪。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思想在多元化存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思潮,加之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一些大学生的反社会心理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给自己、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7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3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