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2年1月28日 编辑:shphao 有688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各种催眠理论简介

催眠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对催眠进行解释,但目前尚没有一种理论使大家都感到满意。有人说,我们只知道什么不是催眠,我们不能确切说出什么是催眠。以下是几种对催眠进行解释的理论。

1 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一是兴奋过程,一是抑制过程。所谓抑制是指脑内的一种活动状态,是与效应器官活动的减弱以至停止联系着的。动物的唾液分泌逐渐减弱以至停止,巴甫洛夫认为是由于支配唾液腺(效应器)分泌的中枢出现抑制的结果。巴甫洛夫认为一个正常人在白天,他的大脑皮质上总是有的区域在兴奋,有的区域处在抑制状态,晚上睡觉时抑制便扩散到整个大脑皮质。

关于催眠,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是部分睡眠,它与通常睡眠状态下整个两半球的弥漫性、持续性的抑制相比,只是大脑半球的部分抑制。巴甫洛夫认为,虽然催眠不是通常的睡眠,但催眠、通常的睡眠和抑制是同一种性质的过程。

巴甫洛夫还说过,正像我们闭上眼睛学习睡眠那样,也像我们可以用铃声使狗分泌唾液一样,一个人也可以被教会进入恍惚状态,作为对适当刺激的一种条件反射。这种看法尽管能对催眠进行部分解释,但是它不能解释这样一种事实,即大部分人即使没有看过、听说过催眠,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催眠,也可以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大家知道,条件反射是需要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和学习才能形成的,而对于催眠来说,训练和学习是不必要的,可见用条件反射解释催眠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巴 甫 洛 夫 曾 描 述 过两 种 类 型 的 催 眠 。 第 一 种 叫 做 自 我 保 护 反 射(self-protecting reflex)。这是相当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出现之后,动物立即出现的一种反应。比如当动物的体位突然被倒转,背朝下躺着时,动物立即出现僵直,完全不动并长时间保持这种非自然状态的姿势。巴甫洛夫认为这种情况是动物所特有的催眠,但它不能直接用来说明人的催眠行为。动物的第二种催眠形式,巴甫洛夫称为催眠性睡眠(hypnotic sleep),即条件反射性睡眠。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性睡眠是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一种活动,是由非语言性刺激引起来的部分睡眠,它既可以在动物身上,可以在人身上发生。产生催眠性睡眠的条件有以下两种: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如火车行走时乘客所听到的单调的隆隆声很容易引起睡眠;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间隔时间的延长,也可以使大脑产生抑制。比如灯光作为条件刺激,食物作为无条件刺激,在形成条件反射过程中,一般是条件刺激先出现(先给灯光),一两秒之后呈现无条件刺激(给食物),多次重复之后便形成了条件反射。以后每当灯光出现时食物立即开始分泌唾液。如果每当灯光出现之后间隔 30 秒才给动物食物吃,则灯光出现之后 30 秒期间动物不分人处于催眠状态时,尽管主观上想睁眼却睁不开,想抬手却抬不起来,这种情况可以用巴甫洛夫学说进行解释:眼不能睁,手不能抬,这是因为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这时被催眠者仍可以听到催眠者所讲的话,这是因为他的大脑皮质的听觉区仍在兴奋着,这个区域仍和外界保持着联系,所以该区称为与外界保持着关系的地带(rapport zone)。催眠情况下出现的这种令人奇怪的表现,可以用巴甫洛夫关于部分大脑皮质兴奋,部分处于抑制状态的理论进行解释。

2 睡眠理论

Bass(1931)对催眠期间人的生理反应进行过研究。他认为,催眠不是睡眠,既不是暗示性睡眠,不是睡眠的变式,也不是介于睡眠和觉醒之间的任何一种状态。巴斯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催眠从外表上看像睡眠,从所测量出来的生理活动指标来看像觉醒状态,因此它既不是清醒,又不是完全入睡,也不是半睡半醒。催眠就是催眠,是它自身,而不能归结到其他类别中去。Dittborn (1960)对催眠和睡眠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不是对催眠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直接进行测量,而是采用了间接的方法。他们假定,如果催眠和睡眠是有关的,那么在催眠时易做到的事,睡眠时也应该做得到。他们设计了这样一项实验,对被试呈现一种低强度的刺激(1/4 瓦的光或蝉鸣器的声音),每9-12 秒向被试呈现一次,要求被试轻轻说出一个词,或轻轻按电键以作为回答,在此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期间向被试进行催眠暗示。迪特沃等发现这样做的结果使被试产生了类似睡眠的那种行为,他们把这种行为叫做行为睡眠(behavioralsleep)。具体表现是,实验一开始被试能按照实验要求按压电键,后来被试的按压动作逐渐停止了,这时被试的脑电图却出现了类似于夜间睡觉时的那种变化。事后被试也不记得当时那种实验情景,也就是说产生了遗忘。这种结局与催眠诱导时所产生的结果颇为相似。

Dittborn Connell(1967)又用 52 名被试做了另外一项实验,其目的是研究催眠的易感性(hypnotic susceptbility)与行为睡眠和生理睡眠之间的关系。他们把被试在催眠方面的易感性分为 5 级,最不敏感为 1 级,易感性最高为 5 级。所谓行为睡眠,是指在完成实验者所安排的特殊实验任务中,动作逐渐迟缓以至停止的那种睡眠状态。实验期间对被试处于行为睡眠和生理睡眠状态下的脑电图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发现,行为睡眠和生理睡眠的直接比较无显著差别。可是在行为睡眠方面发现,催眠易感性较高的大部分被试都伴有行为睡眠,其中有 5 个催眠易感性最高的人,并且也只是这 5 人表现为行为睡眠,而未表现为生理睡眠。另外一项令人莫名其妙的发现是,17 个被试当中有 10 个人出现了一分半钟的睡眠脑电图(第一期睡眠),然而在此期间他们能对信号起反应,也就是说从被试的脑电图来看,虽是处于睡眠状态,但能对实验者发出的信号作出反应,而这 10个被试在催眠易感性方面并不是很高。这一发现意味着当一个人处于浅睡眠状态时,还是可以执行别人发出的指令的。这些事实说明催眠和睡眠没有本质的区别。

3 大脑功能分裂论

Janet Prince 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催眠是由于下意识脱离了意识的控制并独立活动而造成的,这种理论被称为大脑功能分裂论(theory of cerebraldissociation)。该理论认为,在清醒状态下人的意识控制着人的行为,大脑皮质的一些高级中枢向运动中枢发出指令,运动中枢便按照发指令的那个中枢的意图进行活动。当一个人被催眠而处于恍惚状态时,大脑皮质的这些高级中枢通向运动中枢的通路在神经元的突触部位受到阻抑,神经冲动无法传递,于是这些高级中枢失去作用,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不经过各高级中枢,而通过下意识传向运动中枢,支配了人的行动。

Jamieson Sheehan(2004) 提 出 了 催 眠 状 态 的 分 裂 — 控 制 理 论(dissociated-control theory of hypnosis)。该理论认为,在催眠条件下由额叶所监管的对任务进行标定(tasks indexing)的功能受到了破坏。催眠条件下所发生的注意狭窄(absorption)是由于左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与前部扣带皮质之间的功能上的分裂引起的。

Farvolden Woody(2004)要求高、低催眠能力的被试完成不同的记忆任务,这些任务被认为对额叶的功能是敏感的,同时也要求被试完成一些对额叶不敏感的任务,然后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他们在催眠和非催眠情况下令被试完成的任务包括自由回忆、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源记忆任务(source amnesiatasks)。实验结果表明,高催眠能力的被试完成对额叶功能敏感的任务更困难,而在完成非额叶任务时两类被试没有差异。这些结果支持催眠反应的控制发生分裂的理论。

Vermetten Bremmer(2004)采用脑功能成像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患者在进行情绪性回忆期间所引起的变化,与催眠过程中所看到的变化相似。情绪性回忆和催眠过程的神经成像期间都有以下结构参与:丘脑、海马、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前扣带回皮质。

大脑功能分裂论的理论基础认为催眠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下意识接替意识。当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时,下意识接替了意识的职责,意识完全不起作用,于是人的行为便表现为完全另外一种样子。不少人认为,人格的分裂比如双重或多重人格,就是由于脑功能分裂引起来的。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10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1]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5]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