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正处在一个多事之秋的阶段,学习生活的变化,对认知,情感,动机行为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冲击,所以高中阶段是人格健全发展的关键期。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森克说:“人格是决定个人适应环境的个人性格、气质、能力和生理特征。”由此高中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会影响其以后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指数。
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本文将从幽默感的含义,及其在人的性格和气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作简单的叙述,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作简单的介绍,并且叙述了目前高中生中所存在的部分心理问题,然后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1.幽默
1.1 幽默的含义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主观幸福感,所以关于幽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临床治疗中开拓了幽默疗法,类似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Lefcourt,Martin (1986) 认为幽默、微笑和笑,它们是无所不在的现象,但是要去精确定义他,却是十分困难的。Foot (1991)也是认为幽默是很难定义,乃因其为一个多向度的概念。Long 和Graesser 认为对幽默有三个层面的含义:①引起幽默反应的刺激事件及所处环境的性质;②引发幽默时的有意的及无意的状态;③幽默所引发的个体主观的认知反应。另一些学者则从人格特质角度来界定幽默:这里幽默可以理解为幽默感(sense of humor):他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欣赏幽默的能力,指的是能了解并享受幽默创造过程中的信息,而且此幽默创造情境中的不一致性不会对个体具有威胁;二是,创造幽默的能力,是一种觉知人、什么物或概念间不一致的关系,并能将这些原不相干的关系加以巧妙联结,传达给别人的能力。
所以研究者可以关注不同的人在幽默感上存在差异,进一步探讨幽默的心理功能。
1.2 幽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默对个体生理,心理健康非常有益。就心理学而言,幽默作为一个人格特征,包含了乐观、开朗、向善、积极等特质。而作为一种人际交往能力,他突出表现为调侃、自嘲、苦中作乐等能力。挪威研究显示,拥有幽默感的成年人比缺少生活乐趣的人更长寿,极具幽默感的癌症患者比起缺乏幽默感患者,死亡率底70%。心理学还认为,理智的巧妙否定与情感的逆向发挥会产生认知不协调,其效果不但会令人发笑,还会耐人寻味。也可以提高人化解压力的能力,这是当代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西方人力图追求生活里不和谐中和谐,和谐中的不和谐,使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由此,幽默是创造力的直接表现,也是对个人创新能力的开发。弗洛伊德认为,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的度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由此,弗洛伊德将幽默使作精神升华的有效手段,并大力提倡人们学会用幽默来宣泄生活烦恼。林肯就用笑缓解压力,幽默化解烦恼。马克·土温,纪晓岚,周恩来他们都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难题,事业中的障碍。苦恼人的笑,这是林肯一生修炼的工夫,也是其人格魅力之所在。其周恩来被前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盛赞为“是社会主义的阵营国家最出色的外交官”。马歇尔将军也称赞周恩来是“世界级的谈判大师,不可等闲视之”。其中一句“对牛弹琴”流传至今。
总之幽默不但使自己变的思维敏锐,笑颜常开,还会使他人变的胸襟豁达,善于思索。幽默感也是一种平等精神的表现,他在解剖嘲笑别人的同时,也勇于自嘲自剖。幽默情境对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某些方面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2.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幽默训练活动的必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青少年的不良表现,主要有如下两方面的问题:
2.1 人际关系方面
高中生的人格发展趋于完善,也是较敏感的叛逆时期,都想在群体中树立起影响,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和习惯,并且个性冲动,自我感觉好,喜欢忠诚,绝对公平正义,这样难免会发生冲途。尤其是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是最突出的,在我工作经验中,经常遇到班干部与同学之间互相指责的事情。其次是师生之间的误解也较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强,待人接物也较敏感,师生之间经常有学生不满老师,并且恶语顶撞的现象。最后是学生与家长的隔阂越来越深,用一句学生的话说就是“我们的代沟已经宽的像太平洋了”。因为学生与家长是最熟悉的,共同生活的时间长,双方说话的方式一般都是直截了当,没有经过艺术的修饰,所以双方经常互相被伤害,用张惠妹的歌形容就是“越是最爱的人,伤我却是越深”。
2.2 人格发展的问题
首先是由于高中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初中有很大的区别,学习负担重,竞争力大,个体学习风格有差异,所以压力大,许多学生经常保持过度紧张的状态,他们害怕上课,害怕碰到老师的眼神,紧张考试,紧张长辈问及成绩,最后导至失眠,甚至恐惧学校,厌学等情况。其次是存在一部分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们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外貌和成绩的弱势而自卑,由于自卑而与同学或者老师接触少,集体活动参加也少,所以高中生活几乎是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
这些表现都说明他们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或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其原因主要在于巨大的学习压力及缺乏良好的心理辅导。对于青少年来说,只要有面对现实,做好自我调节,才能适应现实环境。较为简便的方法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幽默品质。所以在高中开展幽默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促进高中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3.幽默心理学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启示
3.1 向高中生强调真正的幽默含义,使其正确理解幽默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幽默是一种品位素质的展示。他不是油腔滑调,也不是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幽默不是心浮气躁,装腔作势,钻牛角尖,捉襟见肘;而是从容大度、平等待人、超脱世俗、游刃有余、聪明透彻。
其次幽默更是一种聪明睿智的表现,他必须建立在成熟阅历和丰富知识的基础上。
3.2 让高中生学会掌握一些幽默技巧
在西方把幽默分为四种;第一是社会性幽默,这种幽默能够促进社会融洽,制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氛围。第二是自励性幽默,这种幽默常常采用自嘲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化解尴尬的局面。第三是敌对性幽默,这种幽默通常用人的某种缺陷做文章,可以即时达到幽默效果,但是在场人们的情绪消极影响,是一种自我挫败式的幽默。第四是回弹性幽默,这种幽默是一种带有很强智慧的嘲笑,力图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
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时,应根据自己已有的幽默知识和技巧来组织开展心理活动课,让学生可以学到真正幽默的技巧。
3.3 向高中生讲述幽默环境的重要性
组织大家相互介绍幽默经验,逐渐形成幽默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发展积极的人格。创设幽默环境,组织开展幽默用语,幽默故事,幽默对话等比赛;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开办校园幽默广播,幽默黑板报,每月评选“幽默大使” 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幽默,在生活中捕捉幽默,在人交往中做到幽默。
3.4 学习幽默疗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会帮助他人
幽默疗法在《简明心理学词典》中又解释,他是一种治疗技术。既让自我对心里问题或症状保持一段距离,以平常的新货幽默态度去看待这些问题,从而使情绪和行为得以松弛,进而达成良好的生理效果,以此治疗神经症。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相声艺术家的平均寿命要高于医学家他们解释说,富有幽默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幽默可以使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这样就有助于人体摆脱窘境,减轻忧愁和焦虑,避免过强的精神刺激和心理活动的干扰,起到心理保健作用。所以在开展心理辅导时,可以建立“幽默室”,让有压力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得到放松,学会用幽默的心态去处理自己遇到的难题。如当自己学习始终没有什么进步时,要学会用自嘲的方式激励自己,打好根基,才能稳坐江山啊,所以就当现在是为进步飞跃的更远而积蓄力量。
总之,在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辅导时,应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幽默的文学书籍和名人的幽默传记,累计幽默片断和言语,在日常生活要善于观察、模仿、运用。尤其青少年自控力较差,辨别力不明确,对那些可以学,那些应该抵制,概念模糊,所以,生活中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少一点冲动,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低级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