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是十分必要,它不仅可以使学校较好地把握学生心理发展与变化的基本情况,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而且为教师更好地施教提供操作指南,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1 充分认识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高职院校呈快速发展的势态。高职学生作为新的学生群体,存在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较弱的特点,另外,由于社会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高职教育的地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有的高职学生对上高职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之学业、求职的忧虑,人际关系的苦恼和因经济攀比引起的心理失衡等都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培养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确保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举措,而建立高职学生心理档案则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通过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排除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完善自我人格,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承担起未来建设祖国的责任。
2 建立心理档案的要求
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制订建立心理档案的原则,才能使此项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2.1心理档案建立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全校每位学生均建立心理档案,按专业和年级建立相应的个案记录。
(2)客观性原则。建立心理档案要尊重学生客观心理事实,努力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建档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记录和评价,并提出合理、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建议。
(3)发展性原则。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成长中的不同心理历程,不断改善评价手段和辅导方法,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
(4)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遵守为学生保密的工作纪律,切忌随意传播学生的个案记录,保证档案的真实有效性。
2.2心理档案的内容
心理档案的内容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有关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的材料,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
(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在成长过程中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
(2)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通过测量对学生的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方面的数据与资料分析;学校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综合评定及综合考察意见;学生在校期间成长与发展历程的记录。
2.3心理档案建立的手段
建立心理档案的关键是搜集反映学生心理档案内容的资料和信息,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学生资料的方法。
(2)问卷法。指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学生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的方法。
(3)作品分析法。指借助学校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获得信息的方法。
(4)谈话法。指通过直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的方法。
(5)心理测验法。指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方法,是建立心理档案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
2.4心理档案建立的形式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可采用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可利用档案袋和专项卡片来建立。与文本式相比,电脑软件式具有差错少,资料不易丢失,管理准确规范,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2.5心理档案的管理
学生心理档案和学生档案一样,按人组织保管单位,并按系、年级、专业、学号分门别类存放,由学校成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并编制检索工具,便于查找利用。
3心理档案的应用
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利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也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正确利用心理档案,充分发挥其作用。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心理档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开展心理保健工作,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增强适应能力,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2)针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咨询工作,对部分在学习、生活、心理上有可能发生或问题刚出现苗头的学生,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辅导、矫治,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培养其积极情绪。
(3)利用学生心理档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交流,分析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向科学化、整体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等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尽快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利用好学生心理档案,为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