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小学生
    发表日期:2010年11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552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小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原则

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是在正确认识建档规范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行为准则。我们认为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搜集的资料必须符合事实,准确可靠,不加搜集者的主观臆测、成见和缺乏事实根据的评价,更不能主观演绎生造。为保证心理档案的客观性,除了要有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多方位地综合测评。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错误倾向是唯一地依赖心理测验。其实心理测量作为一种间接测量,存在局限性,许多因素都会带来测量误差。因此,在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时,除了需要搜集心理测验资料以外,还需要获得教师和家长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的资料,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各方面的材料。只有全面地进行综合测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轨迹做出一个更为客观、更符合事实的评价。

二是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量表。正确选择心理测验量表,是保证建档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选用我国自己编制的专用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经过专家修订的中国化的心理量表。(2)选择效度和信度高的测验作为测评工具。(3)注意常模的时效性,应尽量选择有近期常模的量表。

三是方法适当,使用正确。搜集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的方法很多,搜集者必须熟悉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则,根据搜集的目的、资料内容的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当的方法,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不能随意改变。

 (二)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贯彻这条原则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有序地搜集资料。资料的搜集要在学校心理教育的总目标和各种教育与辅导活动的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在尽可能保证必要资料完整性的情况下,优先搜集相关资料,突出重点,使搜集的资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另外,资料的搜集过程应有较好的计划性,记录要规范,要根据资料的性质、时间和应用的缓急程度予以分类和保管。

二是资料应尽可能完整。如果从纵、横角度考虑,纵向的资料应包括学生过去的情况、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横向的资料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表现,还要涉及与学生个人有关的背景资料。从心理档案资料的主要来源看,应包括背景资料、在校表现、教师观察资料、需辅导的心理问题等非测验性资料和智力测验、个性测验、心理健康测验等测验性资料。

三是心理档案的资料要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反映学生心理的变化。

四是使用的测评工具尽可能前后一致。如在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如果第一次是SCL-90,一段时间后想了解教育有无效果进行第二次施测时,也必须采用SCL-90,这样的资料才有可比性。

(三)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指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时,要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贯彻此原则,要特别注意下述两点。

一是在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的过程中都不允许给学生留下任何心理创伤。二是要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四)适用性原则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工作量大、牵涉面广、技术要求高的工作,要花掉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坚持适用性原则,就是要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贯彻适用性原则,可以考虑以下四条建议。

一是精心筛选心理档案的内容。

二是采用电脑操作。如果运用包含各种测量评价工具的软件包,就可以省去大量查常模、画图表的时间,也能够提供对结果的基本解释。

三是尽量选用团体测验。

四是采取分类建档的办法。第一类: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心理辅导活动,借用一些简易的测量工具让学生自测自评,达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监测自我的目的。第二类:以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师的日常工作,使用一些调查问卷和筛查性质的团体测验对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调查或测评,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利于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工作。第三类:以诊治为目标,对于学生本人,或教师、家长要求重点辅导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需进一步诊治的学生,在个别辅导中可以使用诊断性量表或其他专业量表进行测验。

(五)保密性原则

对学生的个人心理资料严格保密,是心理辅导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保密性原则应贯穿于心理档案的建立、保管和使用整个过程之中。只要是学生不愿意公开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不能公开,不能给学校领导、老师、家长或其他人阅读和评价。如果领导、老师或家长确实需要了解心理档案的内容或使用心理档案,则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或者由心理辅导老师向其讲清楚使用原则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里面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和重新编制,例如只提供测验的解释而不告诉测验的具体分数。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27]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0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64]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8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2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