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大学生
    发表日期:2010年11月2日 编辑:shphao 有259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怎样利用网络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的心理教育

网络的发展是世界的潮流,不可逆转,它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口常生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利用网络科学测评大学生心理,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心理测验又称心理测量,就是指采用专业的心理量表和测量工具对被试者的智力、人格、能力或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的过程,并给出数量化的特征。心理测试存我国普遍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始于80年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提供了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活动工具和载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与此同时,将心理测验网络化,使心理测试得以借助网络的技术优势,测试者可以运用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心理信息数据库、多媒体终端等智能化测试工具,改进心理健康测试的传统测试方式,如人工统计、追踪调查、计算等,使心理健康测试活动更趋于灵活多样、便利快捷。纵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心理健康测试工作,在网络技术强大优势的支持下,能够很容易很方便地进行,网络已成为心理健康测试活动的有效工具,且效果是极其显著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测试新型载体的积极作用,科学测评大学生心理,从而发现大学生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加以梳理和归类,针对个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真诚的与学生沟通,正确引导。对于共性问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者在校园网上设立专题的形式加以解决,维护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

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

网络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者通过互联网,就求助者所提出的心理困惑、心理矛盾、精神痛苦和人际关系等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条件和方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摆脱困境,纠正认知偏差,克服情绪障碍,发挥个人潜能,以恢复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或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过程。③网上心理咨询与其他形式的咨询方式相比具有保密性、超距离性和方便快捷性等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BBS进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困惑。如今校园网络中的BBS已成为大学生聚集的重要网络空间,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BBS做好心理咨询。在BBS上,可请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心理专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根据BBS中传播方式是匿名的特点,用权威的正确的声音去引导大学生。如引导者以一 般网民的身份采取匿名的方式,参加某一话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以健康的心态、清晰的舆论观点埘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思考方式,缔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的人格。

(二)利用在线进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困惑。开辟诸如“我的心灵保健医”栏日,在这里可以请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心理学专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个性化心理服务,就有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提供在线专业咨询,从而发现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调整认知偏差、转换低落的心境、振作疲惫的精神、以平和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三)利用电子邮件进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困惑。学校可公开校内心理咨询工作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电子邮件,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向相关教师就有关心理和思想问题寻求解答,可以很大的降低学生需要面对面求助于教师产生的不安和矛盾,消除学生的心理包袱,教师在收到邮件后以负责的态度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使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学生能及时通过邮件与教师联系沟通,从而使求助者逐步掌握正确的体验生活的方法,使个体逐步形成完善的自我概念,提高对外部世界的适应能力。笔者在吉林医药学院工作的时候,每到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通常都会把自己的电子邮箱告诉学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很乐于通过这种方法向自己可以信任的老师寻求帮助。这也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隐私,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敢说实话,说真话,从而能够让授课老师在第一时问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收到的效果却是极其显著的。

(四)利用聊天室进行心理咨询,解决思想困惑。学校也可利用通讯技术提供的方便,在校园网上利用快捷的在线聊天环境进行心理和思想咨询。聊天室以心灵按摩为特色,突出参与性与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讨论的园地,无论是谁,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上网者可以将问题贴在留言板上,大家会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上网者也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见解,心理咨询教师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对一些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

实践证明,网络打破了人们在信息交流方面的时空障碍,带来了全新的人际互动模式。正是如此,许多大学生带着社交恐惧、考试焦虑、悲观多虑、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来到网上,在这里给自己倾斜的精神天平寻找到了一个有力的平衡支点,卸下思想包袱,然后轻轻松松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通过以上办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现实条件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3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3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2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1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1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