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是如此,即使是禀赋优越的人的创造能力,也是在后天经过不断地培养和训练而形成的。我们认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创造力潜能
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有巨大创造和发明的人才具有创造力,创造力只是少数天才所具有的天赋。但是,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创造力。既然人人都有创造的潜力,那么,为什么人们却把创造力视为少数天才人物的天赋呢?这是由于在传统观念中,产品的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大小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重要标准。实际上没有进行创造活动、没有产生出创造产品的个体不一定没有创造力。有无创造力和创造力是否表现出来不是一回事。具有创造力并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创造产品。创造产品的出现除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以外,还需要有把创造的观念转化为创造产品的知识、技能及外部条件等。创造力有内隐的与外显的两种形态。内隐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力以心理、行为能力的潜在形式存在,它能提供和保证个体产生创造产品的可能性,但是,在没有产生创造产品之前,个体的这种创造潜能是不能被人们直接观察到的。只有当个体产生出创造产品时,这种潜在的创造力才外化为物质形态,并被人们所知觉,这时的创造力就成为外显的创造。
二、强化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造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用实验证明了创造动机对创造性的影响。
激发大学生创造性动机的方法有:
①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对某些问题紧抓不放,非想出办法不可。②培养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善于从多角度去认识事物。③科学用脑,勤于思考,增强和保持创造动机。④认真讨论,集中精力,理清思路,“碰撞和竞争”,使个体的智力从“常态”上升为“激发态”。⑤揭露和批判谬误,使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经过有效的信息刺激,提出新的疑问,产生新的联想,出现新的思维飞跃。
三、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许多学者认为,聪明与愚蠢之间的差别,主要的并不在于大脑本身,而是看我们利用大脑的方式。如果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巧,一些智力普通的人,也有可能像天才一样有所作为。科学思维是在科学的加工过程中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形成概念化的组织结构思维。科学思维的着重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注意概念的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原理是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和手段,把大量的经验、知识和资料加以整理,进行概括和总结而成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因此,科学思维要有探索主要或关键问题的能力,要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考查资料的能力,要有从变量的依存关系中辨认反应的能力,要有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能力,要有依据实验或调查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有从未知领域寻求科学线索的能力第二是注意科学的加工过程的方法。的方法。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会科学思维。研究表明,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科学思维的水平和能力。其训练内容主要有:
(一)发散思维训练。
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成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对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常用的发散思维主要有:
1、多向思维
它是发散思维的最重要的形式,多向思维要求我们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
2、侧向思维
它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受到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
3、反向思维
就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方法常常会产生令人惊讶的创造性,圆珠笔的发明就是运用反向思维的结果。
(二)直觉思维的训练
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形式,创造性思维常常以直觉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觉思维的训练方法有:
①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假设。②展开合理想象,即兴回答问题。③教师进行直觉思维的示范,提高大学生对直觉思维的敏感性。④教给学生捕捉直觉的方法,如即时记下一些偶然出现的新异念头。⑤尽可能地让学生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形象思维的训练
尽管在人的思维表现形式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爱因斯坦说,他提出狭义、广义相对论时,思维的形式不是语言,不是数学符号,而是图像。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数学、地理、音乐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形式的形象思维训练方法。此外,接触大自然也是一种很好的形象思维的训练方法。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接受大自然对视、听、嗅、触等方面的事物形象的陶冶,发展表象系统,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四、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问题的提出,到复杂的研究过程,再到成果的实现,无一不是创造的活动,因此,它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