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大学生
    发表日期:2010年9月8日 编辑:shphao 有178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毕业后的评价困惑

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职后,还会碰到周围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集中体现在对职业的评价上。一是对单位的评价。主要是关于单位的性质、经济效益、规模大小等等。二是对地区的评价。如沿海、内地、繁华城市、偏僻乡镇……搅得你忧郁烦闷。三是对职业的评价。什么赚钱不赚钱、舒服不舒服,什么有出息无出息、有地位无地位……同样搅得你寝食不安。也许正因为你缺乏主见,心理脆弱,社会上各方面、各层次“人士”七嘴八舌的议论,就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使你心更慌、神更乱,倍感压抑不安。

大学毕业生是有知识的人。在大学里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等课程,已形成了有关职业方面的系统知识和正确认识,对此应坚定不移。单位的性质、规模、效益是客观的。这些对毕业生成就事业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同在高等院校任教的毕业生,三五年之后,有的会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甚至教授,有的可能因平庸无能而被解聘。同样,三五年之后,在规模小、效益差的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会有人成为栋梁之材,而在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有无所作为,遭人厌弃的。单位所在的地区问题,也不直接决定毕业生能否成就事业。在农村中学教书的有成为教育家的,在城市中学教书的却有不受学生欢迎的。在偏僻乡村工作的毕业生有能一举考上研究生的,在繁华城市工作的毕业生却有一连数次怎么考也考不上的。能否成就事业主要地直接地取决于自身的主观努力,这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我们并不否认环境的重要,但它只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从古到今,不是既有顺境成才又有逆境成才的人吗?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是内因决定论。

有些人片面强调行业之间事实上存在的经济收入差别,以经济收入的差别来评判人的价值大小,更是十分错误的。毕业生应该坚持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社会作贡献的观点,同时,也应该以敏锐的眼光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行业之间事实上存在的经济收入差别正在缩小,趋于合理。换言之,行业差别将逐渐消失,只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人,是一个为单位、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你都不必为经济收入担忧、发愁。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3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3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23]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17]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13]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