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困惑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角色意识不强。毕业生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理解不深,缺乏职业归属感,对自己职业生活中应履行的权利、义务和应遵守的职业规范等缺乏认识。二是职业角色不当。毕业生的言行举止与身份不相符,实际扮演的角色与社会期望的角色有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是目中无人,盲目自大。三是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一些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难以胜任工作。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在对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逐渐学习、锻炼得来的。毕业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首先要理解角色的规范。角色规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必需的行为,二是允许的行为,三是禁止的行为。毕业生必须遵守角色规范,当教师的像教师,当医生的像医生。遵守角色规范和保持个性是不相矛盾的。大学毕业生还必须了解角色扮演的衡量标准,即角色扮演的程度要恰当,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角色扮演的时间一定要恰当,扮演不同角色所花费的时间量要有所区别。举例来说,一个医生在本职岗位上可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但如果在本职岗位以外的场合介入过深,说三道四,就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一个大学教师的自由支配时间是较多的,如果成天不做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就显然与大学教师的角色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