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良情绪有多种表现。有的同志归结为焦虑、忧郁、嫉妒、骄傲、冷漠等五种表现。还有的同志概括为自卑、抑郁、焦虑、恐惧等四个方面。上述自卑、骄傲、嫉妒等表现,虽然有情绪反应的成分在内,但更主要的是属于自我意识的完善问题。
另外,讲不良情绪的表现,不仅要讲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而且还应讲那些常见的较为轻度的不良情绪反
应。后者对于大学生情绪健康更有普遍意义。常见的大学生不良情绪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一:烦恼
人人都会有烦恼的时候,大学生也是如此。失恋、考试不及格、同学关系不和、经济拮据,等等,都可能成为烦恼的内容。烦恼都是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的现实的内容的。重要的并不是烦恼本身,而是能否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情绪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的人,他们能够把“我不要烦恼”的愿望转变为“我要快乐”的有效行动,从烦恼中摆脱出来。烦恼使他们永不满足现状,烦恼使他们不断进取。情绪不健康的人则相反,他们的烦恼程度与摆脱烦恼的实际行动往往成反比。他们往往不明确自己应当怎么办,行动缺少目标,陷入烦恼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二:焦虑
焦虑与烦恼有区别。在反应程度上,焦虑要比烦恼严重。烦恼是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而焦虑常常是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的,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莫名其妙的惊恐。焦虑者常表现出精神运动性、焦虑不安,来回走动,不自主地震颤或发抖,还常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呼吸困难、心悸、尿急、尿频、全身无力等。焦虑者一般不会承认其焦虑是没有对象和内容的。他们往往把焦虑附着于某一偶然事件上。但是他们焦虑的严重程度与这些偶然事件的刺激程度常常是不相称的。焦虑与烦恼的另一不同点在于,烦恼主要是针对过去和现状的,而焦虑一般则是面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心理。焦虑者总是生活在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害的恐慌之中,如考试前的焦虑、毕业前对就业的焦虑等。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三:抑郁
抑郁和焦虑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情绪障碍,症状相似。但从等级上划分,抑郁较之焦虑处于更高等级。抑郁的主要表现是:①兴趣减退甚至丧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好像一切都已无可挽回;③强烈的无助感,不仅感到自己对处境无能为力,而且感到他人对自己也无济于事;④心情低落,筋疲力尽,无法振作;⑤自我评价下降,即自卑感增强,或自心下降,而且在这种自我评价下降的过程中常隐含有过高的追求;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目标,还常伴随着自责自罪;甚至产生自杀念头或采取自杀行动。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四:恐惧
在大自然中,当遇到毒蛇猛兽时,遇到地震和风暴时,人们会感到恐惧。在社会生活中,当遇到战争、抢劫、杀人、谋害等事件时,也会产生恐惧。这是人的正常的保护自己的应激反应。作为情绪障碍的恐惧表现,是指害怕那些对一般人来讲并不感到害怕的事物,或者害怕这种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大大超出了常人的反应范围。患有恐怖症的人,往往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紧张的、难以克服的恐惧,其间还常伴随有各种焦虑反应,如担忧、不安、出冷汗、颤抖等。恐怖症常常带有强迫性的特点,明明知道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没有必要的,但又难以抑制和克服。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临床中,社交恐怖、高空恐怖、颜色恐怖、疤痕恐怖等,都见有病例,尤以社交恐怖为最多。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五:易激惹
所谓易激惹,是指容易发火、发怒、过分急躁,“一触即跳”,对于一般的或很轻微的刺激产生剧烈的情绪反应。
易激惹的人有几个特点:①好打抱不平;②看什么都不顺眼;③发怒后常常后悔,后悔的同时又有委屈感。易激惹常常危害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紧张常常又使易激惹趋向恶化。大学生中易激惹现象较常见,在寝室、饭堂、舞场、足球场等场所,常见因一些琐碎小事引起的激烈纠纷。其中与有的学生易激惹情绪障碍有关。
大学生不良情绪之六:冷漠(无聊)
冷漠也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无论是悲、欢、离、合、爱、憎,都漠然视之。冷漠者初期主要认为生活没有意义,心情平淡,出现抑郁状态;随后逐渐发展到强烈的空虚感,内心体验日益贫乏,不愿进行抉择和竞争,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平时面部表情平淡呆板,行动无生气,懒散,对他人的奋斗进取精神不理解。
有的学者把这种情绪障碍称为“无聊神经症”,既通俗易懂,又表达得确切,并且认为,“无聊神经症”这种情况我国目前很少见,但若无有效的社会文化预防措施,将来达到“小康”以后恐怕会多起来。实际上,在当前大学生中具有这种“无聊神经症”症状的人,已不少见。
上述六种异常情绪表现,侧重于神经症类的情绪异常,精神病症的情绪异常未包括在内。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情绪活动上不会达到后者那种严重程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具有上述情绪异常的轻微反应或倾向性反应的并不是极个别人。如果不重视个人情绪调适,久而久之,轻微的症状也可能发展到严重的病态,甚至成为习惯的病态。因此,积极地预防和调节不良情绪反应,养至成为习惯的病态。因此,积极地预防和调节不良情绪反应,养成良好的健康的情绪行为,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