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人格的最高追求与可能达到的一种境界,代表着社会文化和个人的价值理想。“健康人格”则是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个性特征,具有内在和谐的人格模式,因此它是人们具体的、现实的人格追求。理想人格与健康人格的关系是:理想人格鼓舞、指导人们实现对健康人格的选择;而健康人格则导向对理想人格的接近与追求。一般来说,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人格自身内部及外部具有多方面的和谐
其一,心理系统的和谐。即一个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事业目标取向、动机需要、意志品质和情感体验是相协调的。其二,生理机能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即作为大学生自然基础的气质禀性与其性格、才能、动机和利益需求是相协调的。其三,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作为一个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要具有礼貌、关怀、宽容、友谊、爱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处理好与家庭、同事、同学和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遵守学生准则与社会公德等。
2、人格具有自身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人格自身的统一性与完整性,表现在一个人的人格诸要素之间的发展状态是一致的、协调的,表现在人格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实质是一致的、协调的。言行不一,独处时与在集体中时表现不一,或者是智能与道德感相分裂,情感与理智相分裂,学识与意志相分裂,这些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完整的、统一的人格特征,要求大学生在道德水准、意志力、情趣等方面,都应与其所受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学识水平相匹配。
3、人格智能与活动能力发展的全面性
人格智能是个人对自己的存在价值、成就价值以及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能力。它包括“内省智能”,即个体对外部其他人行为的感受与认识,亦即对对比关系的认识;二者的结合则产生个体的“人格感”。人格智能在多种智能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智能起选择、定向、发掘、动力等作用。另外,虽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人类活动基本类型的无限多的具体形式,但是应当具有加入任何一种活动类型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人格的质的完满上发展人类的一切才能,而不是局限于从事某个单一领域的活动。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其人格的智能应较其他一些会成员更高,其活动能力应更全面,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还应在其他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略知一二,都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成为“通才”式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