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心理 - 大学生
    发表日期:2010年8月24日 编辑:shphao 有8299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较大发展,并逐渐趋向成熟。具体来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以下规律与趋势:

1、自我认识的迫切和片面

在大学生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紧迫感,自我认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但自我认识的客观性则不足。进入大学后,随着独立生活的开始,大学生们进入了“自我发现”的新时期,急于想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这种认识和评价不仅仅针对仪表外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人生价值等深层次问题的探讨,自我认识的内容十分全面和深刻。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一个人要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加之大学生认识能力还不够成熟,因而大学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还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对自我的理解和判断也流于浅表,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现自我否定或者盲目自大、自吹自擂等片面性。

2、自我体验的强烈与波动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强度大,具有敏感性、丰富性、深刻性、闭锁性与起伏性等特点。随着自我认识的发展,大学生开始重视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与威信,对他人的言行与态度十分敏感,对涉及自己的名誉、地位、前途、理想及异性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更易引起强烈的自我情绪体验。自尊心和独立性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情绪又有一定的闭锁性,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向人敞开,十分注重自己的面子,会有意无意地掩盖自己的缺点和短处。大学生的自我体验还会随情绪的波动表现出波动性,如情绪好的时候自我肯定多些,充满了自信,一旦情绪低落,自我否定就多些,容易产生自卑、内疚等情绪。

3、自我控制的自觉和提高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自我控制的水平明显提高,但还不善于自我控制。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愿望十分强烈,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根据社会的要求来调节、改变自己不合实际的目标和动机,能够在较高水平上驾驭自我。但大学生自我控制的水平还不是太高,不善于及时、迅速地调整自我追求的目标和行为,也不善于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行动,大学生中的偶发事件频出等现象就是不善于控制自我的结果。

4、独立意向的过度与发展

大学生独立意向十分强烈,但又存在盲目的逆反心理。大学生生理发育已成熟,社会化程度也有了一定提高,因而在心理上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希望摆脱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向周围人显示自己的主张和能力。但大学生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会“矫枉过正”,表现出盲目的、非理智的反抗,过分强调个人意志,对事物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从而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对独立意识的正常发展不利。

总之,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等各种自我意识形式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正逐渐趋于成熟,有着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自我意识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22]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8]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1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