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等。大学生在生理发展日益成熟、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由于必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考虑自己的生活道路,因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关注自己的发展
大学生和一般青年相比,由于他们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教育,获得了较多的专业知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寄予了很大期望,在成长过程中,比较注重“现在我怎样”、“我应该怎样”、“将来我又会怎样”等关于自我问题的思考,并能在思考中自觉地调整自我的观念或行为,使自己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毫无目的的。
2、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生一般都能依据社会舆论和各种标准来衡量自己,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和达到相应的水平,并能针对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教育,加以改正和发展。
3、自尊心明显增强
在当代中国社会,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但能够进入高等学府继续学习和深造,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竞争的胜利者,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是人们看重的优秀者……因而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日益丰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即将成为国家的栋梁时,自尊心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家长或成人眼中还是孩子,在老师心目中还是普通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有时得不到满足,如受到家长的训斥或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时,特别是在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的情况下,有的人就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是爱虚荣的表现,对自己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