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09年8月26日 编辑:shphao 有459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谢伟)从尼斯比特等人的研究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从哲学独立出来以后,主要沿着科学主义方向发展,并力图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科学目标,许多心理学家并不是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特性出发确立学科性质,而是模仿当时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门类确立自己的学科基础,特别是以物理学的观点看待心理学,同时以是否使用实证方法作为衡量自身科学性的核心标准。因此,科学主义的心理学接受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及研究方法,寻求和建立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科学心理学的缔造者之一费希纳借数学和物理的方法为其“范式论”寻找证据,建立了心理物理学,为科学心理学划定了一个基本范式,而冯特明显地承继了化学和生理学的传统,采用分解、还原的方法建立实验心理学体系。华生等于脆抛开意识,把人看成是“动物”或“机器”,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时成为心理学的通用术语。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O年代,它是心理学在行为主义衰落后对意识研究的回归。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采用信息加工范型,在研究人类认知时过于依赖将认知系统与信息加工系统的类比,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局限于认知结构与过程而不涉及文化、情感、价值等意义性内容,所以它陷人了一种对毫无生气的“箭框模型”的构建。这依然摆脱不了实证哲学的束缚。可以说,虽然主流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心理学的科学性,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但也同时导致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偏差和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的丧失。主流心理学模仿与采纳的是自然主义的科学观。这种自然主义的科学观,表现在研究对象方面,就是人类心理的自然化;表现在研究方法上,则是研究者的价值中立及实证方法的统治地位;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主流心理学无视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对人类心理作了自然化的处理;在对待文化存在的问题上,主流心理学则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发现的心理机制被认为是属于一般普遍规律而非特定环境及历史背景下的人类心理;二是揭示普遍机制的主要工具是实验程序,正像物理学的真空管一样;三是这些普遍规律不仅跨情境适用,而且跨种族适用。这使得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或者成为无文化的研究,或者成为了伪文化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文化盲区在自身研究体系上的体现。金(U kim)和伯里(J W Berry)认为,“严格地依附于自然科学传统,阻碍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格根(Gegen k J)指出了自然主义模式的弊端,认为“人的心理不同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随时间、地点、文化、历史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当心理学界开始意识到文化是人的属性的本质特征,人的存在不仅是一种生物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存在,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存在,是与文化共同创生的过程,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主流心理学所采用的纯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则不利于在研究中把握人类心理的上述特征时,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们开始反思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从而导致了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体来讲表现为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文化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对我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2009/10/13 7:47:51)[1727]
  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2009/10/11 12:26:14)[324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