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社会类
    发表日期:2008年11月29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曹佃省 编辑:hfhao 有12091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概化及进展

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理论概化及进展启示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具有个人评价的主观性, 认知评价及情感评价的全面性以及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主观幸福感可以是对生活满意感等方面所作的概括性评定或对生活某一方面的特定评定; 既涉及人的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 being) 及主观不适感( subjectiveill- being) ,又包含从极度绝望等消极状态到幸福完美等积极状态。

1.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最多的为学生群体及教师群体, 也有对城乡居民、社区老人及病残群体及医生护士等群体的研究,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或量表等手段收集数据; 研究涉及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 如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 、情感因素( 如正性情感、负性情感) 、认知方式( 如自尊水平, 自我概念, 自我效能) 、应付方式( 如积极应对、消极应对) 、社会支持( 如人际关系, 社会福利) 及人口统计学因素( 如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 经济状况, 居住环境) 、生活行为方式( 如坚持锻炼与否) 、生活事件( 离异丧偶, 意外致残) 、健康状况( 是否健康、疾病程度) 等因素的研究。总体来讲国内在该领域研究中调查研究居多,干预研究相对较少; 横断研究居多, 纵贯研究相对较少, 没能注重提出中国化的主观幸福感理论。

2.国外主观幸福感理论发展

近五十年来, 西方在主观幸福感领域研究较为深入, 创建了许多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 有些理论也遭到质疑与修正。

2.1 幸福感稳定论( Stability Theory)定值理论(set- point theory)、动态平衡理论

(Dynamic EquilibriumTheory)、适应理论( AdaptionTheory) 都体现了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想。定值理论认为人的主观幸福感由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或某些生物学因素所决定, 个体幸福感水平在成年后基本不会变化, 具有恒定的点值;动态平衡理论认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 幸福感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最终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适应理论认为个体适应生活事件后, 重新生成新的幸福感或不幸感标准, 幸福感处于动态的平衡。

该理论因不能解释生活事件引起的幸福感长期性改变及某些类型人幸福感水平的易变性等问题而受到质疑与批评

2.2 认知比较论( Cognition and Judgement Theory)

目标取向论( Goal- Oriented Theory) 、社会比较论( Social Compare Theory) 都包含通过现实状况与自定标准间的认知判断与比较, 产生幸福或不幸感, 笔者都将其归于判断比较论。目标取向理论认为人有不同的目标与价值取向, 痛苦与幸福源自目标达成程度与设定目标间的比较: 若向着实现自己期望、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方向进展, 人们会有幸福感, 否则痛苦; 当外界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利于人的自我实现时, 人会幸福; 当问题或困难阻止目标实现时, 人会痛苦。心理学中的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等说明当理想与现实间发生矛盾, 这样人不可能体验到完美幸福感。社会比较论认为幸与不幸感来自于理想标准与现实状况间的比较, 现实状况超越认定标准,与周围的人相比较有优越感时, 会产生主观幸福感; 现实状况达不到认定标准或与所在人群比较觉得变差时, 则不会觉得幸福。周围的人, 过去的自己, 自我概念所衍生出来的理想标准, 别人对自己的期望等都可能成为个体拿来作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加以比较的对象。

2.3 应对方式论(Coping Style Theory)

社会联想论( Social Association Theory) 与人格特质论( Personality Trait Theory) 都涉及人们对刺激或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 或采取认知应对方式, 或使用特质应对方式。社会联想论基于人的记忆、认知模式等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网络及认知模式, 正如悲观者与乐观者面对半杯水, 不同个体激活的积极或消极记忆网络不同, 采用的认知方式及应对方式各异, 由此诱发个体不同的情绪反应, 产生幸福或不幸福感。人格特质论认为人脑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人对外界应对方式的不同及幸福感体验的差异, 较好的解释主观幸福感的相对稳定性及不同人格特质对幸福感高低的预测作用。有研究发现人脑的行为抑制系统(Brain Inhibition System)及行为激活系统(Brain Activation System)各司痛苦或快乐的感知, 个体人格特质不同, 行为激活系统的敏感性不同, 因此不同人格特质的人幸福感水平存在差异。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7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6]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39]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曹佃省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