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掘客,挖掘最耐看的心理学资讯!
首 页  | 分类 ·新闻·测验·量表·理论·人物·考试·视屏·书籍·应用·图片·软件·游戏 我要· 我要发布信息    

你好,请 登录注册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2
youxi 在2007/8/25 10:37:13发布说
“我觉得你的理论有种“循环论”的味道,我们不论怎样都不能摆脱重复童年的命运吗?”

  一个读者在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wuzii)上留言说。

  这种观点并不特殊,很多读者,包括我一些朋友,也对我说过类似感觉,他们喜欢我的文章中细致的心理分析,觉得这些分析好像令他们的心更清澈,但同时却觉得其中的理论是一种宿命论,令人无助。

  假若只看分析,我的文章的确像“循环论”,但这不是逻辑上的循环论,而是命运上的循环,也即轮回。这种“循环论”在我的系列文章《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有很清晰的展现。

  这个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之一)》写道,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即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所谓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即“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它在6岁时定型。

  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多一只眼睛,看破关系的迷雾》则写道,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在童年定型后,以后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将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我们外部的人际关系的过程。

  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则显示,很多人的不幸看似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他们自己主动参与的,苦难的童年让他们有了一个消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注定会受苦。有了这个预言,他们会在潜意识的力量的牵引下,不自觉地去实现它。

  因此,我常说,童年受过的苦,长大了还要再受一次。并且,只受一次还是理想状况,而更可能的情形是,我们的一生中不断重复同一种苦难,也即不断地陷入被同一个心理模式所左右的轮回。

  看上去,这种轮回令人悲观。

  但是,这种轮回中,已经有了一个值得乐观的基础——所谓的命运,不在别处,就在你心中,它就是你的内在的关系模式。

  由此,你改变了你内在的关系模式,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命运。

  这就是我要写的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的最后一个定律——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别人不是你心灵成长的答案

  一种最常见的人生悲剧是所托非人,譬如交错了朋友,找错了恋人,嫁错了配偶……

  但是,这样的事情,常是自找的。

  一个40余岁的女子,已是第三次结婚。她的前两次婚姻都堪称不幸,两任丈夫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常把她打得鼻青脸肿的去上班。熟悉她的朋友和同事都为她鸣不平,因为她不仅漂亮温柔,而且非常能干。当她第三次结婚时,她的朋友们认为,她的不幸可以结束了,因为第三任丈夫苦恋她多年,终于如愿以偿和她走到了一起,还发誓说会一直疼她,绝对不会令她再受苦。

  然而,刚结婚两个星期后,他们就发生了战争,她给几个朋友打电话,哭着求他们过来,因为她又挨打了,这个自称会爱她一辈子再也不受苦的男人,居然这么快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难道男人都是这么不可靠,难道她的命就是这么不好……

  几个朋友立即赶到了她的家。到了她家后,发现她坐在电话旁呜呜地哭,而他则蹲在身边,边流泪边求她原谅,并对纷纷谴责他的朋友们说,他绝对不是有意打她,只是当时突然失控了,一拳打在她脸上。但把她打倒后,他又心疼,又惶恐,惶恐自己怎么也变成了坏男人。

  赶来的朋友中有一位女子是心理医生,她没加入谴责他的队伍,而是耐心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请讲一下整个事件的细节,越详细越好。

  当两人把事件过程讲出来后,赶来的朋友都惊讶地停止了对丈夫的谴责。

  原来,因一件很小的事,他们发生争吵。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妻子质问丈夫说,你是不是想打我,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

  丈夫说,怎么会,我不会打你的,我承诺过的,而且我从不打女人。

  妻子说,你就是想打我,我早看出来了,你和他一样,你和他们(她的前两任老公)一样,你们男人都一样,你打我啊,你打我啊,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她这番话重复了很多次,突然,他失控了,挥起了拳头,等醒过神来,就发现她已躺在地上。

  如只看表面现象,这个男子绝对错误,因为他是暴徒。但是,这个过程一梳理出来,赶来的朋友立即明白,这个女子,真的是在讨打。当然,不是意识层面上的讨打,而是潜意识层面上的讨打。

  这个故事,用我讲的第五个定律——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可以给出经典的诠释。再次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特别强调,许多成年人的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你自己心中。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可惜的是,只有少数人才持有这样的观点,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别人身上寻找答案。

  怪罪父母是逃避成长责任

  最容易被找到的“别人”,是父母。

  无数读者在给我写信时,会问到一个问题:既然你说,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回溯到童年,回溯到与父母的关系上,那么请问,我怎样才能改变父母?

  还有少数读者,在明白这一点后,对父母产生了很大的愤怒甚至仇恨,极少数开始不断斥责父母,甚至出现了对父母的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自然是错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的文章,除了分析童年对我们心理问题的影响外,也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可以归因于童年,归因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上,但不要怪罪父母。因为,怪罪是一种逃避,是将已成年的自己成长的责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愿意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而只是一味地怪罪父母或其他亲人,这就是一种沉溺性的情绪发泄,没有益处。

  渴望改变父母,和怪罪父母一样,都是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是的,我们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然而,我们长大后,与父母的现实关系的重要性,就不如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了。

  改变别人的努力,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失败。改变父母的努力,一样会有这个结果。并且,即便理想的状况发生了,父母的确因你而改变了,他们反省自己对我们的教养方式的问题,甚至还向我们道歉。这时,我们会产生深深的感动,并流下激动的眼泪。

  但是,过后我们还会发现,问题依旧存在。因为,我们与父母的外在关系是改变了,但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仍然没有发生重要变化,你的性格还是老样子,那也意味着你的命运一样不会发生改变。

  譬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小时候,她爸爸常打她妈妈,这种关系模式最终扎根于她的内心,于是她将它复制在自己的三次婚姻中。那么,设想,她的父母改变了,不再发生战争了,甚至非常非常和谐了,她的婚姻关系模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吗?

  显然不会!父母糟糕的关系模式,是她的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原因。但她的内在关系模式一旦形成,就具备了独立性,就不再会随着父母关系的变化而自动发生根本性改变。

  成年后,我们必须有这个意识,不要再将焦点放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认为这个外在的关系改变了,自己就得救了。要想得救,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到自己的内在的关系模式上。

  内心不改变,还会走在老路上

  父母不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答案,我们自己的外在条件也不是。

  一位50多岁的男子,在广东和香港都有公司,两个儿子都在国外留学,他的外在条件够优秀了,但他的自我评价仍然很低。他特别爱养狗,但之所以喜欢上养狗,是因为他第一次遛狗时,他一路上赢得了许多关注的目光,以前从不打招呼的邻居打起了招呼,从不注意他的美女开始对他微笑。这种感觉太好了,以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地喜欢上了养狗,现在家里已有多条狗了。

  一位50余岁的女士,也是成功人士,她对金钱有一种痴迷。尽管她已不再需要挣钱了,因为她的事业和积蓄足够她和家人过很富足的生活了,但她不能停下来,因为一旦停下来,她的心就会有空空如也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而要逃避这种感觉,她发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拼命挣钱,钱不断累积时,她会有一种安全感。

  这两个例子表明,很多时候,追求成功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循环。我们不断地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奋勇前进,但其实只是为了逃避内心的一些受伤感。这个办法看似有效,因为我们奋勇前进的时候,受伤感的确似乎没有了,而成功带来的富足、荣耀和羡慕,也令我们非常享受。

  然而,一点陷入这个循环,我们会发现,我们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一种莫名的受伤感就会袭来,而那些所有外在的荣耀似乎都没有一点力量,可以抵挡这种感受的袭击。

  于是,我们宁愿每天都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其他所有时间都在拼命忙碌。但这忙碌,只是为了不去面对内心那个无法逃避的受伤感。

  许多人失眠,也是因为同一原因。当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时,我们绷得非常紧,内心的东西就被忽略被压制了,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内心的这些东西就会冒出来,我们就会难受。于是,为了不难受,我们就不放松,但不放松,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睡眠。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于是你会发现,你越努力,越优秀,失眠就越重。最终,你只好求助于药物,而这也逐渐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你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重,你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

  对此,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有很好的描绘:“先是有孤独,然后又有逃避这份孤独的执著活动,接着这份执著就变得非常重要,它操纵了你整个人,使你无法看清真相。”

  他是坏人,所以我有价值

  好好反省一下,看看你的外在的优秀究竟有没有带给你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那么你一定是将外在条件当成了逃避内在自卑的工具了。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那么请试着对内在自卑做工作,而这个内在的自卑,一定发生在内在的关系模式中,一定是因为“内在的小孩”对获得爱与认可没有信心。

  其他“别人”也不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答案。

  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中,大多数有同样的逻辑:请帮我分析一下他的心理;请问我怎样可以改变他;为什么他这样对我;我究竟还有没有希望得到他……总之,这些信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把焦点放到了别人身上,渴望了解别人,而了解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别人。

  这种逻辑无处不在。前不久,我去佛山做一个讲座,最后留了半个小时让听众提问。有十几个听众提问,但所有问题全是关于别人的,要么问我该怎么帮有学习问题的孩子,要么是问我该怎么对待有问题的配偶,还有人提问该怎么帮助有问题的朋友,没有一个人说,我自己有一个苦恼,请问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给我的感觉是,这些提问者在说,我的生活很痛苦,但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我的有问题的孩子、有问题的配偶所造成的。他们要是改变了,我就幸福了。

  许多女士不幸嫁给了一个酒鬼或一个赌鬼,她们整日为此焦虑,无比渴望丈夫发生改变。然而,许多心理医生发现,一旦她们的丈夫经过心理治疗后,酗酒或赌博的程度大大降低后,这些女士会无比焦虑,她们会做一些微妙的事情,阻止丈夫变得彻底健康。原来,这些女士的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建立在不断指责并帮助有问题的丈夫上,但一旦丈夫真的没有问题了,她们的指责和帮助都失去了意义,她们会因此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们最需要做的,是把焦点从丈夫的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是反省她们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这经常是“有问题的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和“渴望改变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的小女孩”。假若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不发生改变,那么这些女士的命运就不会发生改变,她看似渴望丈夫变成一个健康的好人,但其实只是在渴望这个改变过程而已。丈夫不能彻底变好,丈夫应该永远都有比较重的问题,这样她才能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完美地投射到她与丈夫的外在关系上。

 

  解梦:恋上章子怡

  梦者

  r,广州一名年轻的女明星。

  梦境

  我是一个化妆师,在一个山村里,正为章子怡化妆。

  她的皮肤特别好,人也漂亮极了,给她化妆的感觉真好。为她描眉时,我看着她的眼睛,她也看着我的眼睛。我们四目相对,脸上同时绽放出笑容。这一瞬间,我突然有了一种奇特的感觉,感觉与她无比默契,心灵上息息相通。

  难道我爱上她了,我有点惴惴不安,那岂不是成了同性恋。

  这时,梦中的画面突然拉成了长镜头,变成了从一座小山上往下看,而我和章子怡就在这个长镜头捕捉的画面中。

  章子怡来了。这个消息传遍了山村,无数的人涌来,想靠近章子怡,我一只手拉着章子怡,另一只手则不断为她护驾,挡开了一双又一双充满仰慕与渴望的手。

  这个场景是固定的,但画面却是不断变幻的。仿佛在拍电影一样,一会儿是用广角来展示全景,一会儿是用长镜头进行特写,一会儿平拍,一会儿又是从山上或树上俯拍。

  分析

  r是广州一位极具人气的主持人,上台前,她喜欢为自己化妆。一天,她化妆后,一个同事夸她这妆化得真漂亮,她听了心里特别受用。下班路上,她看到章子怡的一个广告,画面上的章子怡皮肤白皙,神态迷人,她只是瞥了一眼,并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但是,当天晚上,她就做了这个梦。

  为什么会梦见章子怡,而且在梦中还那么喜欢她,甚至都令自己担心是同性恋了?对此,r感到纳闷,作为一名在演唱、影视和主持等方面都有涉足的女星,她并不怎么喜欢章子怡。

  听了她这个困惑,我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2003年8月,在美国mtv音乐录影带大奖颁奖晚会上,乐坛三个流行歌后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和克里斯蒂娜同台演唱,到激情处,麦当娜分别热吻了布兰妮和克里斯蒂娜,这一景象引起轰动效应。特别有趣的是,克里斯蒂娜后来大发牢骚,抱怨电视台只给了麦当娜与布兰妮热吻的镜头,而把她和麦当娜热吻的镜头给删掉了,她还抱怨说,她向布兰妮索吻过,但遭到了布兰妮的拒绝。

  布兰妮为什么接受麦当娜的亲吻,却拒绝克里斯蒂娜?

  布兰妮后来自己给出了解释,她说自己并不是同性恋,但的确忍不住渴望与麦当娜亲近。不仅如此,她还模仿麦当娜的很多行为,譬如皈依了麦当娜信的教,模仿麦当娜写了一本幼儿教育读物,并在她一些专辑中模仿了麦当娜的衣着、姿态和音乐风格。

  模仿麦当娜,并与麦当娜亲吻,这两者的含义是一样的:布兰妮渴望成为麦当娜这样的人。

  论音乐上的造诣以及演艺圈内的影响,布兰妮与麦当娜不分上下,没有必要在这一点上模仿麦当娜,布兰妮真正想模仿的,是麦当娜做人的风格——特别有主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可以说,麦当娜这样的做人风格是布兰妮的理想自我,而布兰妮的现实自我是特别没主见,她不能为她的人生做主,因为她的人生的掌控者是她的妈妈林恩。

  布兰妮与麦当娜的接吻貌似同性恋行为,r在梦中与章子怡的心有灵犀也有点貌似同性恋心理。这两者的含义是一回事:布兰妮渴望成为麦当娜这样的人,r渴望成为章子怡这样的人。

  她对自己过于苛刻

  r一开始否认这样的说法,因为她认为自己的确对章子怡并不喜欢。

  “你不喜欢她什么?”我问她,“不喜欢她的相貌?她的成就?她的做人风格?她的做事风格?还是其他的东西?”

  我解释说,每个人都不是铁板一块。章子怡身上有许多因素,相貌、成就、性格和风格等。同样的,r也不是铁板一块,她身上一样会有矛盾的地方。简单而言就是,她的一部分外显的“我”明确地不喜欢章子怡的某些因素,但她的另一部分的隐蔽的“我”会特别欣赏或羡慕章子怡的另一些因素。

  听了我这一番解释,r承认有道理。

  其实,在对我讲这个梦之前,她的一段话已清晰地揭示了她这个梦的含义。

  她说,有两三年时间,她的内心冲突非常强烈。一方面,她是一个没野心的人,她从不去争取什么。通过心计抢来本不属于自己的戏份,这样的事她从来不干。但另一方面,她又特别想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我就可以大胆追求,为它奋斗。”

  只是,这样的“奋斗”意味着我行我素,挑战甚至违背一些大家普遍认可的规矩。然而,r恰恰是一个特别守规矩的人,她的意识不允许她这么做。

  简而言之就是,r有这样一个内心的冲突:意识上要求自己守规矩,但潜意识上又特别希望成为一个有目标就去大胆追求的人,也就是章子怡这样的人。

  这种潜意识,她平时自己尽管会意识到一些,但一觉察就会刻意否认,将它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梦是潜意识的展现,她与章子怡亲密无间的梦,清晰地告诉她,成为章子怡这样的人,是她的渴望。

  不过,真实的章子怡,r即便在梦中也不能接受,她必须做点工作才行,那就是化妆。把章子怡的一些瑕疵——自然不是相貌上的——修饰掉,那就是完美的章子怡了,也是她所渴望达到的完美境界了——不仅受万人瞩目,同时也无可指摘。

  r的梦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梦的发动者宛如一个导演,一会儿玩全景,一会儿玩长镜头,一会儿玩俯拍……总之,它要用一切手段来切割、剪辑并组织画面,让画面按照导演的意思展现出来。

  这也反映了r的人生态度,即她不断用各种手法,剪辑掉自己人生的一些不怎么完美的画面,而试图尽可能只留下自己完美的一面。

  不过,她这样做,主要不是展现给别人,而是展现给自己,她对自己,有不少偏苛刻的要求。

  这样自然很累,r深知这一点,她说,做这样的梦,似乎比白天的生活还要累。

 

  有没有一种喜悦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有没有一种光是不需要别人来点燃的?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                           




网站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08/25/content_3

分类:新闻 | Tags: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心理应用 
哪些人投了票
youxi  liangbiao  
找资源
527个掘客,提供了373个资源信息,分享了30条资源评论!

分享这个酷站。。。
复制这个链接发送给朋友>
 1868个掘客读过此条>


你可能对这些网站也感兴趣
心理学中的六大“鬼问题”
心理医生会有“心病”吗
女大学生网上养男人-这种游戏不能治疗心理
信手涂鸦泄露内心秘密
英2岁女童智商152直逼爱因斯坦 心理学家惊呆
专家“画像”揪出变态恶魔
神秘的催眠体验
英达师弟推翻宋丹丹有裸露癖之说
变态女性骚扰他16年
监狱心理咨询师:划小钩能解大问题
爱情戏里充满了未解之谜
性格指数已胜过男财女貌
荣格的一次濒死体验
揭秘:女生自慰所掩藏的心理秘密


Tags......   Tags(标签云集)
 * 生活心理(31) * 心理应用(18) * 心理保健(14) * 心理生活(11) * 心理访谈(11) * 人物(10) * 心理书籍(8) * 理论(8) * 心理知识(8) * 心理健康(8) * 心理游戏(7) * 视屏(7) * 心理视屏(7) * 趣味心理(7) * 催眠(6) * 应用心理(6) * 李子勋(6) * 应用(6) * 女人(6) * 心理咨询(6) * 电影(6) * 心理学(5) * 爱情(5) * 央视(5) * 心理学家(5) * 性格(5) * 男人(5) * 心理咨询师(4) * 杨凤池(4) * 健康心理(4) 

About xindig · 关于心理掘客 · 掘客日志 · 站点反馈 · QQ:619938829
© 2005-2006 cnpsy.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