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监狱工作和环境因素
监狱环境中影响罪犯改造动机的因素很多,这里仅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监狱民警的影响。监狱民警可以通过“言传”让罪犯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通过“身教”让他们看到现实中的真善美,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陶冶中看到自身的丑恶,进而促使罪犯产生改变旧我、重新塑造新我的改造动机。同时,如果民警能公正执法,不拘私情,特别是在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上能做到这一点.对罪犯积极改造动机的产生和维持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监狱民警不能做到公正执法,不仅不能促使罪犯产生积极改造动机,甚至会削弱某些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2.罪犯群体的影响。如果罪犯所在群体积极改造气氛浓厚,在其他罪犯的影响及群体压力作用下,罪犯个体也会表现出积极改造行为,虽然此时的行为并不一定就是积极改造动机所推动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罪犯的积极改造行为就可能由被迫的行为变为自觉主动的行为。如果罪犯所在群体不仅没有积极改造气氛,甚至消极抗改气氛浓厚,在这样的群体中要想使罪犯形成积极改造的动机,难度就较大。
3.对罪犯的考核制度。对罪犯的改造行为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处理、减刑、假释等奖励密切联系起来是监狱里通行的做法。考核的公正性、合理性,对罪犯的改造动机有直接影响。如果考核公正合理,考核结果能真实反映罪犯的改造表现,这样的考核才能对罪犯起到激励作用,激发罪犯产生积极改造动机。当前某些监狱把考核结果公示上墒,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这一做法对罪犯改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考核缺乏公正性、合理性,而随意性很大,往往会使罪犯产生困惑,甚至会因不公正的考核而与民警产生对立情绪,以致引发过摄行为。
4.对罪犯的教育。在监狱中对服刑罪犯的教育主要有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技术教育等,这些教育不仅对提高罪犯自身素质有很大帮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罪犯的积极改造动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些教育中,技术教育对罪犯更具吸引力。因为接受技术教育可使罪犯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劳动产量和质量,这为获得奖励奠定良好基础。但是,技术教育若只与生产相结合,不与罪犯将来回归社会后的就业相结合,它对罪犯的吸引力就不会太大。因此,将技术教育与监狱生产实际和罪犯回归社会后的就业进行双向结合,提高技术教育的实用性,特别是如果把技术教育与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结合起来,对罪犯的吸引力就会更大,才能更好地激发罪犯的积极改造动机。例如,山东潍坊监狱就把技校办到监狱里,罪犯在这里不仅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而且在监狱中所学的技术在社会上也很实用,刑满释放后容易就业,甚至某些技术能手在出狱前几个月就有单位来与其签订聘任合同,因而这个监狱的罪犯学技术的热情高,改造积极性也很高涨。因此,对罪犯进行各种有益教育对激发罪犯的积极改造动机都有促进作用。
5.监狱的物质环境。监狱物质环境的好坏,也会对罪犯的改造动机产生一定影响。如果监狱的物质环境较好,罪犯的生活、医疗、劳动安全、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都有保障,罪犯的基本生活需要都能满足,罪犯就更容易产生改恶向善的高层次需要。如果监狱的物质环境较差,罪犯的生存条件恶劣,他们就会更多地考虑改善生活等低层次需要,而无暇顾及改恶向善的高层次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