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应用类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日 作者:李洋,魏峰,马松影 编辑:shphao 有846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心理环境因素研究(李洋)

论文标题: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心理环境因素研究

室内设计旨在创造出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生态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者的物质功能需要和精神功能需要。当今室内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对人们心理环境因素的关注尤为迫切。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联系到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来看,除了应当满足办公空间中与人们呈显性相关的物理环境、生理环境和视觉环境这些基本需要之外,更应该关注与人们呈隐性相关的心理环境因素,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在办公空间中如何实现人们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也是当今室内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领域感与个人空间、距离感与就座选择、安全感与方位感、私密性与公共性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办公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心理环境因素研究

1.1 领域感与个人空间

领域感是个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占有一个特定的“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范围,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领域感与个人空间范围的概念密切相关。萨默(Robert Sommer)曾这样描述个人空间的概念:“个人空间是指闯入者不允许进入的环绕人体周围的有看不见界限的一个区域。像叔本华寓言故事里的豪猪一样,人需要亲近以获得温暖和友谊,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刺痛。个人空间不一定是球形的,各个方向的延伸也不一定是相等的⋯⋯有人把它比作一个蜗牛壳,一个肥皂泡,一种气味和一个‘休息室’’’[ 。如果把这种个人空间比作成一个围绕人身体周围而又看不见的“肥皂泡”,那么当自己的“肥皂泡”与他人的“肥皂泡”重叠时,我们就会尽量避免由于这种重叠所产生的不舒适感。由此不难理解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总是随时调整自己与他人所希望保持的间距,维持自己在空间环境中的领域感的原因。关于个人空间的大小,Horowitz等人的试验表明个人空间的前部较大,后部小些,两侧更小 引。《日本建筑设计资料集成》(2O03)则通过东京大学的研究对个人空间的领域尺寸做出了界定 ,指出个人空间的二维尺寸为前方15 m,后方11 m,左右各063 m,平面面积约为33 m2;同时进一步明确个人空间的三维空间高度约为24 11,体积为10 m3。这对于室内设计中界定个人空间的尺寸提供了一个边界范围。与传统的单间办公室不同,在开放式办公空间和景观式办公空间中,员工们在开敞的空间中一起工作,并没有单间办公室中由隔墙所形成的“实体边界”,这时个人空间的范围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虚体边界”,由此获得了个人领域感的最小范围。更大范围领域感的获取则是通过室内空间界面装修形成实体边界而得以实现的,办公空间中常以墙体或者隔断和办公家具以及绿化陈设来实现。这些实体边界不仅提供领域感和私密性,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如单间办公室则多为上级领导所使用;通过墙体分隔的单间办公室其领域感和私密性就比隔断分隔要强,隔断本身的长度高低也可以反映领域感和私密性的大小及强弱程度,随着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工作环境中,明确各人的范围,使人能看到个人控制或占有的范围十分重要,因此把握办公空间中各个领域的度便成为设计的关键。

1.2 距离感与就座选择

距离感是个人空间领域自我保护的尺度界定。较之领域感关注的是个人空间的边界,距离感则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间距。人们总是根据亲疏程度的不同来调整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距。1966年,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 Hal1)在其著作《看不见的向量》中提出了“接近学”(Proximics)~目的概念。霍尔根据人们之间的心理体验,按照人与人交往的亲疏程度,将人与人之间的间距划分为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4种心理距离,并且将每种距离进一步又划分为接近相和远方相两个层次。尽管霍尔一再强调其论述的这些空间尺寸仅仅是根据北美社会白人中产阶级的习性而得出的,并指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距离感的尺度是不同的,然而其研究对我们仍具有重要启示。就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来讲,距离感的控制反映在人们在就座时选择座位的不同所暗含的心理特征。以会议桌的就座选择为例,人们在选择座位的不同方式上所带来的不同间距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关系。假设AB谈话,B可以采取几种不同的位置。B1是边角位置;B2是合作位置;B3是竞争、防御性位置;134是独立位置。会议桌的座位位置也可以反映空间中人们地位的高低,若会议室的门开在B的后方,A的位置则为最高位置,B的位置次之,再依次为CDE的位置。不同会议桌桌椅布置方式也有不同的暗含内容,图4更适合商务谈判性会议的布置谈判双方人员分别坐于长条形会议桌长边的两侧,具有较强的对立性和严肃性;同时谈判双方的中心人物AB的座椅也会和其他人有所区别,以暗示其居于团队的核心地位。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环境心理学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环境心理学论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室内环境设计(2009/12/4 7:58:19)[12696]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李洋,魏峰,马松影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