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保健1 - 心理保健1
    发表日期:2008年5月16日 编辑:hfhao 有7960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地震后心理调适与心理干预

  地震灾害中儿童心理干预

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对于少儿这个特殊的受灾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则应分年龄区别对待。

5岁以下的孩子,心理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对经历的灾难内心是不确定的。他们的感受多来自大人的情绪,因此,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保持微笑,对发生的事件作愉快解释,尽快让孩子回到正常生活中,不用给他们特殊的照料。

512岁的孩子,缺少心理防御能力,心理危机干预的早期措施是封闭信息,不加重心理创伤。首先,尽量不让他们亲眼目睹或通过媒体看到伤员、尸体等惨痛场景,把他们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给他们食物和温暖,比如送往成都的幼儿园,让他们回到孩子的世界。第二个阶段是创伤处理,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讲出自己的经历,帮助他们慢慢理解遭遇的不幸。两三年后的后期干预,需通过行为分析发现问题,由专门的心理医师给予治疗。

       1216岁少年,心理已基本成熟。尽量不让他们看到血腥场面,尽量用正面信息缓解其心理危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可能会导致其价值观、信心系统减弱,要鼓励他们帮助小孩子、帮助弱者,找回自信。4周后,做早期创伤干预,10人一组,集体交谈,暴露悲伤,分享恐惧。同时引导他们超越往昔伤痛,让他们看到生活中还有更加美好灿烂的东西。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