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张同延《解梦门诊》目录
毕淑敏《心灵七游戏》目…
乐国安《咨询心理学》目…
弗洛姆《爱的艺术》目录
《 心灵解锁:心理咨询 …
犯罪心理学目录
《拉自己一把》阅读目录
女心理师目录
最悲惨的故事在心理室的…
《走出抑郁》目录
  心理学的故事第九章  行为主义者         ★★★
心理学的故事第九章 行为主义者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经典名著 >> 正文
作者:墨顿.亨特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 16:41:50
 

  然而,他太执着于自己的工作了,根本无暇顾及日常生存的急迫需求。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象征。订婚的时候,他没有钱为情人买奢侈品,只有一次为她买了一件实用的东西:一双鞋,而且还是她出远门急等着穿的。可是,等她到达目的地打开行李一看,里面只有一只鞋。她写信问怎么回事,他回信说:“别找鞋了。我把它当作一件可以想起你来的记念物放在我桌上。”他们结婚以后,几乎就是生活在贫困之中,他经常忘了领薪水,直到妻子提醒方才知道。有年冬天,他没有钱为公寓买一些燃料,致使他用来研究脱变现象的一群蝴蝶冷死了。他的妻子因为贫穷而发牢骚,而巴甫洛夫却恼怒万分地说:“唉呀呀,别烦我了。我所有的蝴蝶都死了,出了这样令人伤心的事,你却还在这里抱怨一些愚不可及,鸡毛蒜皮的小事。”

  可在实验室里,巴甫洛夫却是个实际的人,一位完美主义者,而且办事有条有理。他希望自己的助手按他的标准来实践,稍有越矩便受惩罚或者开除掉,不管原因何在。在革命期间(他在许多年里一直对此不抱同情态度,不过,最终还是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这个制度的支持者),其中的一名雇员迟到了。巴甫洛夫严加责问时,这人说,一路上,街上出现了巷战,他差点连命都丢了。可巴甫洛夫愤怒地回答说,这构不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一个理由,因为对科学的贡献应该超过一切其它的动机。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巴甫洛夫还是将此人解雇了。

  那是巴甫洛夫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之后很久的事了。1891年,巴甫洛夫42岁的时候,他终于被圣彼德堡军事科学院任命为教授,又过了几年之后,又被圣彼德堡大学任命为教授。有这样一些扎实的基础之后,他开始组建实验医学研究所,他在这个研究所里进行了40年的研究。他在19世纪90年代的工作是进行消化研究,通过外科手术切开实验狗的胃部,并在里面植入一个带瘘管的小囊。这可以让他观察胃反射(狗开始吃食时胃液的分泌),而又不让食物污染胃液。他的发现使其获得190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07年,他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俄国科学院院士,或者专职会员,到达了俄国科学声望的顶峰。

  1897至1900之间,在他的胃反射研究的中途,巴甫洛夫注意到了一种奇怪而令人烦心的现象:狗在不是喂食的时候也会分泌出一些胃液和唾液,比如,在比正式喂食时间稍为前一点,它如果看见或者听见喂养者的时候。起初,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件烦人的事,因为这会影响到有关消化分泌物的数量的数据。可是,他想到,一定有个什么原因可以来解释,狗为什么会在嘴里甚至附近没有食物时也会产生这样一些液体。一个明显的解释是,狗意识到进餐时间快到了,而这个念头会产生分泌物,可是,坚决反对心理学的巴甫洛夫对这些主观的猜想绝不会轻信。

  尽管他不太情愿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是,巴甫洛夫最终还是决定去了解一下,因为,在他的观点来看,这完全是个生理学的现象——因为受到看见或者听见经常喂食的人这种刺激而在大脑里面产生的一种反射,该反射引起了“精神性分泌”。1902年,他开始研究这种并非与腺体反应有固有联系的刺激是在什么时候和以怎样的方式引起这种反应。这种现象,他一直研究了一辈子。

  巴甫洛夫虽然是位外科专家,却并没有为这项研究花费精力去做一只胃囊。由于狗看到喂食的人时既产生胃液,也产生唾液,在唾液腺体上做一只简单的囊,并把它挂在高处,导入一个收集和记录装置就可以了。狗接受培训后站在桌子上不动,而且因此得到奖赏、抚弄和喂食。由于急于逗人高兴,它往往不需要人告诉它而自己跳到桌上,而且极有耐心地站在上面不动,带着不太紧的套圈,再与一些设备相连。需要用套圈来防止损坏设备。这套设备由一只橡皮管把腺囊与收集容器和记录筒连着。狗面对着一扇带窗户的墙,面对它们的地方,在实验室的里面,有一只喂食桶,可以通过机械装置把食物倒进这只桶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