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二节 社会治疗的理念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2:14:00  |
|
二、纽曼对现代范式心理治疗的反思和批判
20世纪70年代中期,纽曼加入到对现代西方社会主流的心理治疗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行列中去,加入到反精神病学运动(anti psychiatry movements)中去[20]。批判主要针对心理治疗的形式和目的展开:
(一)对诊断形式的批判
现代心理治疗有几个必经阶段,其中心理诊断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心理诊断的任务,主要是对患者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治疗师对患者的帮助和改变是在心理诊断的基础上展开的。心理诊断这种形式包含着两个致命的问题,一个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另一个是心理语言的图式论。
首先,心理诊断的实质,就是治疗师以权威自居,对来访者进行贴标签、分类、说明、解释,做病理学的分析,并告诉他们解决情绪“问题”的办法。实际上,贴标签、分类、说明、解释、诊断等方法是心理学从传统医学中借用来的,而医学又是从自然科学那里借用来的。当然,在自然科学中,这些方法用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有着巨大的价值的;在医学中用于解决人们身体上的病症、器质性的疾患也是有效的;然而,把这种正式的标签强加于人们的心理领域、解决情绪问题却是很少能够奏效,甚至常常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消极影响。
具体说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受人类语言描述所影响的。当人们把一颗恒星命名为小丑或侏儒,这颗星不会因此而改变它本来的运行轨迹。而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则不同。正如维果茨基所指出的,人文学科必须考虑到人类自我参照(Selfreflexive)这个基本事实,即人类自己研究自己。因此,拿心理诊断来说,当治疗师依据《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最新版本,以专家、权威的姿态对来访者的症状进行对号入坐,贴上诸如“学习障碍”、“低自尊”、“临界智商”或“抑郁症”、“焦虑症”的标签时,很容易使来访者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对自己的消极、否定的认识,极大地限制了人们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长的发展的能力。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第十八章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 第一节 社会建构论影响下的心理治疗
下一篇文章: 第十八章第三节 社会治疗的理论背景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