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02:51  |
|
(1)负面的判断性表述:即咨询者以“错”、“差”、“坏”、“讨厌”、“愚蠢”、“可怕”之类词语或埋怨的口气对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做负面判断。如上述例子中,对来访者说:“你妻子让你给家里多挣点钱又有什么错呢?也许你也该替家里多做点事。”除非是特殊要求,如为防止来访者自我毁灭,否则这类表述只能带来消极的后果。它使来访者产生戒心,甚至引起争执,以致会谈不能继续下去。
(2)过分的探查性表述:这类表述要求的信息超越了来访者自愿提供的范围,也常给交谈带来障碍。最常见的形式是以“为什么”开头,如果来访者不愿意透露过多的情况,这种提问会引起来访者的焦虑不安,或想好怎样一步一步答复,甚至只好撒谎;或者说了真相,随后又后悔而担心咨询者知道这些情况会怎么样,于是把咨询者看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是危险人物而不是盟友。
此外,咨询者如果对来访者的诉述反应迟钝或采取轻视、厌烦、傲慢或粗暴的态度与表述,则会加剧来访者的不安与不满,甚至增强不适感。这是会谈中所不容许的。曾文星、徐静提出了5条会谈要领[17],其中前3条属于评估病人或来访者问题,即诊断性会谈。这3条会谈要领为:(1)专心倾听,设身体会。(2)小心导问,适当反应。应力求做到:要能充分追寻、检验病人所提出的主要问题;要系统、全盘了解病人的生活背景;要注意病人所关注的事情;要利用有关学理与知识去探讨;察言观色,追寻蛛丝马迹。(3)广泛思索,融会贯通。要特别注意:理好全盘背景,描出整套情节;要保持“现在”与“过去”的来回联系;要兼“意识”与“潜意识”境界;要综合归纳(来访者)行为反应的模型。有关会谈技巧的详细内容请参考第八章。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让懦弱的念头都滚出去!”
下一篇文章: 沉思是制造伟大事物的摇篮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