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
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专业教材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02:51
 

(二)诊断性会谈的方式

1
.标准化(结构式)会谈和非标准化(非结构式)会谈这是以有或没有固定的程序作为明显的标志而区别会谈的类型。在标准化诊断性会谈中,有着固定的程序,问题事先决定好,以同样措词和同样顺序向每个来访者提出同样的问题。这种会谈便于系统收集所需资料和统计处理,咨询者主观影响较少,数据较可信,也较省时,会谈结果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偏于主动查问,只能获得简单回答,难以取得深入的资料。非标准化会谈则没有固定的程序,咨询者提问的内容和次序都取决于对方的回答。这种会谈给双方很大的主动性,咨询者能根据来访者的反应提出对他似乎更有意义的问题,来访者能自由地暴露他的现象世界和倾吐内心的真情实感,这非常有利于咨询者了解其细节内容和深层次问题。缺点是容易顾此失彼,不好把握重点和方向,花费时间较多,且受咨询者主观影响也较大,难以对不同来访者的评估结果作客观的比较。


2
.谈话和观察


  常规的诊断性会谈包括与来访者谈话和对来访者进行观察两种方式,两者常常是同时并行的。咨询者与来访者会谈时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情、察其行,既要重视言语信息,也要重视非言语信息。


  (三)诊断性会谈的要领


  诊断性会谈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咨询者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会谈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的关键。在会谈过程中,既要注意来访者的谈话内容,又要细心体察来访者谈话时的态度、姿势和表情等非言语信息。在会谈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所谈问题的主要线索。围绕着重点舍末取本,以取得可靠资料。在会谈过程中还应注意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把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要善于处理特殊情况,使会谈能顺利进行下去。会谈时来访者的亲友不宜在场,会谈场所要安静、舒适。某些表述会使来访者转移注意力或与咨询者产生隔阂,这样的话应尽量避免。主要有两种表述应避免使用: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