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来访者问题的评估与分析 |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02:51  |
|
(一)诊断性会谈的特点
1.会谈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评估
会谈是一种有意义的评估技术,这是因为了解一个人经历的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去问他本人。诊断性会谈中,咨询者和来访者双方有较一致的认识,目的是确认问题。咨询者的兴趣是收集来访者语言报告,从中发现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重要线索。
2.会谈的相互性
会谈之始,就必须意识到它的相互性。会谈双方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一位紧张的、焦急的、愤怒的、冷淡的、防御式的主谈者,对受谈者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相反,一位热情的、沉着的、易接纳他人的、鼓励的主谈者,对受谈者有镇静和安慰的效果,并创造了宜于会谈的气氛。因此,有效会谈的第一步是积极的态度和适宜的声调。好的主谈者通常保持着既自信又坦诚、既自制又轻松自如的状态,这将会促使受谈者也处于相似的状态中。
3.会谈的主体是咨询者
咨询者在诊断性会谈中要掌握会谈的主动权,会谈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取决于咨询者的知识、经验和会谈技能。若咨询者言语不当反而会增加来访者的疑虑,加重不适感,甚至产生新问题。所以会谈技巧是咨询者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尽管现代心理评估技术进步很快,会谈仍然是确认问题的基础。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能用各种微妙的方式影响来访者。因而,在会谈时,咨询者使用的语词乃至外貌、举止、风格、期望、习惯和言语方式等对不同来访者将有不同的含义。这些言语和非言语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它们都可能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使会谈的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
|
|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
上一篇文章: “让懦弱的念头都滚出去!”
下一篇文章: 沉思是制造伟大事物的摇篮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