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杞人何必忧天——谈焦虑心理           ★★★
杞人何必忧天——谈焦虑心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心理学图书在线阅读 >> 婚恋家庭 >> 正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2 18:19:07
 


  这种焦虑心理的本质是一种徒劳无益的零行动。无论你有多少种理由使你焦虑,但事情的本身总是按着自身的规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它不按你焦虑的思路延伸,你的焦虑不只是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还对你现在的事情起到阻碍作用。有一位父亲总担心他在外地的儿子的身体健康,头脑里总是浮现着儿子吃不好、睡不好的情景。越想越担心,越担心越想得严重,弄得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仿佛大难就要临头。于是就不远千里去看望儿子。这才发现儿子生活得很好,无病无灾,像生龙活虎一般。这个例子说明,无端得焦虑是徒劳无益的。既然事情的发展无法预测,那么你焦虑的问题就极有可能与事情的原委有很大出入。在这方面花费很多精力是化不来的。

  要驱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首要的是树立生命质量观。生命质量是指生命过程中的质量,它是由每一天的质量构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的。心理学博士周海宏先生认为,“人只有参照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设立恰当的生活目标并为之努力,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而那些杞人忧天的焦虑症患者,或者把生活的目标定得过高,自己很本无法达到,使自己陷于挫折得体验之中,生命的质量自然降低;或者被一些臆想的事情所缠绕,将一些平淡无奇的事衍变为骇人听闻的事情,自寻烦恼,作茧自缚,哪里还谈得到生命质量呢!因此,树立生命质量观,做到适度期望,就能使你善待你的生命,摆脱焦虑缠绕,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应该说,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是无忧无虑的。他们能够通过现在的奋斗来创造光辉的未来,并且善于安排切实可行的计划来作为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功的保障。

  其次是调整情绪,关注行为。焦虑情绪的变化规律是,焦虑情绪一旦出现,主观意志很难立即控制。常常是越想排除它就越强烈。因此一旦出现过度的焦虑的情绪反应不要为此苦恼、着急,不要体验伴随出现的身体反应。此时要调整情绪,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做的事情和行为上来,转移兴奋点。只要你的行为正常了,焦虑情绪也会随之而变化。

  再次是要有决心控制住自己的焦虑情绪。焦虑心理是人的自我的心理活动,依靠别人只能是开导、疏解,真正起作用的是自己的决心。你或者抑制自己的情绪,或者转移兴奋点,勇敢地向焦虑挑战,或者平心静气地扪心自问“焦虑能解决问题吗?”总结一下以往的焦虑的教训,进一步认清焦虑的徒劳无益,其结果必然是零。这对于你抑制焦虑是很有帮助的。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