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十六章 中医心理治疗 第一节 中医心理学概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5 21:41:35  文章录入:xinlixue  责任编辑:xinlixue


3
.阴阳消长与梦幻

《说文解字》言梦是寐而有觉也。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已认识到梦是发生在睡眠之中的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无梦的睡眠,那些所谓不做梦的人,实际上是醒后忘记了。人们每夜大约有1.52小时是在梦境中,这样人的一生大约有十分之一左右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和睡眠一样,梦对于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梦既然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那么人们白天所经历的事情,所思考的问题,以及所受到的惊恐、愤怒等精神刺激,都可能反映在夜间的梦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昼有所思,夜有所梦。不仅如此,梦有时还是白天精神活动的综合和继续,因此,中国古代有梦笔生花之说,国外也有不少关于著名的学者和发明家从睡梦中得到启示而解决疑难问题的记载。


对于这样神秘莫测的梦,中医是从人们自身的阴阳消长变化进行探索的。


4
.中医对梦的辨析


梦是特殊的神志活动,与脏腑气血、营卫运行密切相关,因此梦幻的内容,不仅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反映,而且还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反映。


人体生理的要求,本能的欲望,可以表现在梦中,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说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就属于此类的梦。


人体脏腑组织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梦境之中,这就是《内经》中所论及的淫邪发梦的理论。


(六)人格体质论


中医学一向认为心理活动是与生理活动互相联系的。从这一原则出发,在讨论人格问题时,中医认为,一定的人格与一定的体质也有某种关联,这是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了人格问题,在讨论不同人格时,多结合不同的体态、体质、行为和生理病理因素一起讨论。《灵枢·通天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灵枢·论勇篇》、《灵枢·论痛篇》、《灵枢·行针篇》及《灵枢·逆顺肥瘦篇》等都反映了这种特点。


1
阴阳五态人格分类


《灵枢·通天篇》提出了阴阳五态人的人格类型,认为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8]。各自的个性特征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