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六章 神经症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35: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在强迫症的各类病因中,社会心理因素起诱发作用,如工作和生活环境变换、要求过分严格、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怀孕紧张、亲人去世、政治冲击和濒临破产等,使患者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促发强迫症状。强迫症还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素质和人格特征,亲属患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人格特征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过于细致、严肃古板、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等等。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两大类。强迫观念有:强迫性怀疑,反复锁门,反复查对;强迫性回忆,对一些往事经历反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但无法摆脱;强迫性穷思竭虑,无休止思索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人为什么分男女”;强迫性对立思维,脑中出现对立思想,读到战争,,,想到和平"。强迫动作有:强迫性洗涤,如反复洗手、洗澡,明知已清洁,无法控制;强迫计数,见到电线杆、窗栏、楼层就要计数,否则会感到烦躁;强迫性仪式动作,以此象征吉凶祸福,如某患者进门总要先进二步,再退一步,表示父病能逢凶化吉,不做这些动作会焦虑不安。
我国提出的强迫症诊断标准是: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
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以强迫思维表现为主的有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以强迫动作表现为主的有反复洗涤、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仪式化动作等。
3.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

        对强迫症可采用行为治疗方法,如系统脱敏、橡皮圈弹击手腕、   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分析人格缺陷,减少焦虑,增强信心。药物上用丙咪嗦对控制强迫症状有特殊疗效。有人提出以强迫观念为主者(obsession)首选药物治疗,以强迫行为为主者(compulsion)行为疗法有效。
下述是强迫症实例(张亚林,1989):
       
某男,19,高中生,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要的事反复想,不该做的事想去做,因而自觉痛苦紧张已3年。患者从小懂事守规矩,15岁后频繁手淫,暗中自责;对担任学生干部十分矛盾,既怕耽误学习,又怕辜负老师,冥想苦思,通宵不眠,每天晨4点起床,12点就寝,常常手捧书本,思想却云游四方,自称该记的记不住,该忘的忘不了”,做事小心缓慢,吐痰时瞻前顾后,提水时小心翼翼,偶尔给别人鞋上溅了几滴水,于心不安,非要替别人擦干净;去邮局取款反复核对钱数,关灯锁门均需几次验证,书桌衣箱清理再三,自感多余,但非如此心不得安;某日还一妇人家的水桶,客气地说了声麻烦您了”,后在回家途中感到应该说谢谢您而不是麻烦您",便回头去找妇人更正,又觉得此事荒唐,一直耿耿于怀;患者在日记中记载:6今天不小心踩了一块晒在操场上的水泥预制板,碰坏一角,10m,18m,4m,我不是有意的,打听一中午,还未找到主人是谁......一个半月后,临近考试,有些事仍放心不下,水泥板的主人一直下落不明,更糟糕的是水泥板已经被抬走了,不说声对不起,我心里总不能平静......最好在校门口贴张纸条,打听谁是水泥板的主人......"根据上述表现,可诊断为强迫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