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第六章 神经症 | |
作者:王登峰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7 12:35:1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我国多次有学生群体癔症爆发的报道,多半是由于迷信和文化教育落后的原因,对疾病恐惧,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而发病。如某校152名学生进行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接种前老师对学生说:“疫苗接种后可能有头痛头晕等反应,接种后30分钟内不要离开教室。"这种关怀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一种不良暗示结果诱发108名学生群体癔症发作,纷纷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哭闹、肢体麻术等“症状”。 癔症的病因与心理因素相关,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惊恐、羞愧、窘迫、悲伤的精神刺激常常是直接病因,也可通过触景生情、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学校群体癔症发作常常是因为考试太紧张,教师的不良暗示,以及迷信、疲劳和体弱等因素所致。患者的性格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情感丰富,暗示性强,以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喜欢表现自己。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和遗传因素均为可能病因。由于癔症可以模拟任何疾病的症状,因此诊断要十分慎重。我国提出的癔症诊断标准是: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2.表现有后述情况之一:分离性遗忘症以阶段性或事件性遗忘为主,不具有器质性遗忘的特点;分离性漫游症,白天离家出走,无目的,开始和结束突然,元明显精神异常,有身份觉察障碍,事后遗忘;分离性身份障碍,急起的身份觉察障碍,对周围环境缺乏充分觉察,元幻觉妄想;癔症性精神病,反复出现幻想性生活情节和片段幻觉妄想、神游症等,病程持续数周,或有躯体障碍,自知力不充分;转换性运动和感觉障碍,肢体瘫痪,失音、失明、耳聋等;其他癌症形式。 3.症状妨碍社会功能。 4.排除其他疾病。 癔症可通过暗示方法来协助诊断,如能通过暗示诱导使症状复制,又通过暗示使症状消除,则有助于诊断 癔症。 癔症预防上要排除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和暗示,从小培养良好性格。治疗上首选心理疗法,关心患者,取得信任,要让患者认识本症的非器质性和可以治愈的性质消除疑虑,配合治疗。要寻找病因,加强心理训练,安排好生活制度,促进身心健康。暗示治疗是消除症状的有效方法,可通过言语暗示或示范来矫治群体癌症;另外,运用针灸、电针、注射安慰剂、理疗、催眠、药物等方法均可收到良好的暗示效果。有人对普通暗示无效的癔症患者实施“麻醉分析”,即以硫喷妥销或阿米妥 下述是癔症实例(张亚林,1990): 某女,29岁,工人,主诉阵发性暴怒,捶胸撕衣,咬人毁物,嚎哭呻吟,狂跑乱奔,每次症状持续一至数小时后缓解,反复发作9年。患者热心助人,遇红白喜事就去里外张罗,俨然东道主一般,喜欢说三道四,惹人讨厌,人际关系较紧张,自己生孩子时竟无相好探视,万分委屈,产褥期间临时工作被解除,闻讯后双眼凝视,片刻后开始抽泣,然后骤停,掀开被子,扔下婴儿,从床上一跃而起,狂呼乱叫,冲出门外。家人劝阻时,患者一反弱不禁风之常态,怒发冲冠,拳脚并用,碰撞撕咬,被关进房内后,捶胸撕衣,哭天叫地,以头撞墙,后伏床痛哭,昏昏入睡。其后多次发生此类症状,均因鸡毛蒜皮小事而引发,尤其在众人围观时,患者怒不可遏,顿足叉腰,唾沫四溅。患者素来性格急躁,好说好动,爱唱爱跳。检查时患者言谈眉飞色舞,绘声绘色,未发现明显精神障碍。 根据上述症状,可诊断为癔瘾症性精神障碍。对此患者实施了“诱导疗法",以乙醚0.5cc静脉注射,暗示患者闻到特殊气味后症状即可发作;待发作高峰期过后,用适量蒸馆水胸前皮内注射,言语暗示病已根除,发作即可停止。此法主要是利用了患者的易受暗示,性,让他信服医生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可取得好的疗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