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儿童游戏治疗:“偷窃”…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儿童游戏疗法故事材料:…
  游戏疗法改善智障儿童人际关系           ★★★
游戏疗法改善智障儿童人际关系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理学家网 >> 应用技术 >> 疗法游戏 >> 游戏疗法实务 >> 正文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0 22:16:22
 

游戏疗法改善智障儿童人际关系
           
   智力障碍儿童如何改善他们的心理素质,是个难题。但是利用游戏疗法也许可以直到预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智力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体验着同样的情绪和社会问题。父母压力、同学冲突、同胞竞争和其他童年压力在智力障碍儿童中也是很常见的,然而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限制了他们对这些情境的适当反应,如何帮助他们把所感受的疑问、恐惧和焦虑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除了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材料和展示媒介,如黏土、绘画、玩具、木偶,其中包括一些非语言活动,来教会智障儿童表达思想和感受,理解自己与他人,以及学习新行为。
   在可以用于智障儿童心理治疗的许多技术中,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可以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来处理无法被接受的问题,游戏还可以使儿童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探索自己的感受。将游戏运用到治疗的先行者之一是Loomis(1957),他认识到可以将游戏作为一种表达抗拒和无意识冲突的媒介,游戏被看作是一种安全的情境,智力障碍儿童在其间可以放松戒备。还有人注意到,游戏为儿童提供了社会学习的机会,并帮助他们沟通、合作、学会遵守管理规则,以及在竞争中控制愤怒情绪。
在一个发展的治疗框架中,木偶游戏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技术,用来帮助智障儿童交流感受、解决情感冲突,化解人际间的问题,以及练习新的沟通和社会技能。智障儿童被木偶吸引并在与木偶的活动中感受到愉快。木偶还可以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为儿童自己的化身,激发他们“从做中学”。


案   例
自然情况:李某是一个14岁的女生。智商轻度,有一定认知水平,表达能力较强。
出现问题:李某平时表现较好,最近突然出现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在学校频繁与同学发生矛盾,打同学,不听从老师的指导。父母反映在家里趁父母不在时偷偷掐、打刚出生的小妹妹。
问题分析:根据以上情况教师推断可能是因为最近妈妈生了小妹妹李某感到父母忽略了自己,于是产生心理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教师根据上述情况决定利用木偶家庭游戏的方法来对其进行情绪疏导。
制定方案:每周两次,每次四十分钟木偶游戏活动。
教师编写了一个“小白兔的一家”的小故事。利用木偶游戏透过兔爸爸、兔妈妈、兔姐姐、兔妹妹来表演“如何跟家人愉快融洽相处”;“如何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玩木偶家庭游戏时,李某扮演兔姐姐,教师扮演多重角色——兔妈妈、兔爸爸、兔妹妹。游戏中学生逐渐进入老师安排好的故事情境,叙述的过程中通过木偶的角色,渲泄学生的负性情绪。教师通过扮演的角色引导学生面对自己的负性情绪,以及所产生的问题,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游戏过程中允许学生扮演的兔姐姐拼命打兔妹妹,这时教师扮演的被打的兔妹妹可以因疼痛而哭泣,求得姐姐的怜悯和同情,请姐姐不要再欺负她,要好好保护她,教兔姐姐如何去向兔爸爸和兔妈妈讲,不要只照顾小妹妹,也要关心自己,让学生学习以适当的形式来争取家长的注意和关心。
教  师:你愿意和我做一个木偶的游戏吗?
彭  某:愿意
(教师左手戴兔爸爸的布袋木偶右手戴兔妈妈的布袋木偶,做兔子的蹦跳动作,学生戴兔姐姐的布袋木偶跟着老师做动作。)
教  师:这个游戏很简单,我先说一句,你接一句,我再说一句,这样把整个故事说完。好,我先说“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一家,家里有兔爸爸、兔妈妈还有——”
彭  某:兔宝宝
教  师:很好,他们住在大树底下的蘑菇房子里,每天快乐的游戏,  还吃——
彭  某:胡萝卜
教  师:“兔妈妈每天照顾兔宝宝,她们在大树底下玩的很
彭  某:很高兴
教  师:不久有一天,兔妈妈生了一个小兔妹妹,兔宝宝开始做姐姐了。从此以后兔妈妈每天忙着照顾小妹妹,兔姐姐只好在大树底下——
彭  某:自己玩
教  师:兔姐姐不高兴了,于是她做什么了——
彭  某:就打妹妹,还骂她讨厌
       (让学生做出她要表现的举动,用兔姐姐打教师手中的兔妹妹)
教  师:兔妹妹很疼就——(装做哭的样子)
彭  某:哭了
教  师:兔姐姐打兔妹妹,兔妹妹多疼呀,兔妹妹可怜吗?
彭  某:可怜
教  师:兔妹妹就对姐姐说:姐姐你别打我了,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看电视,做游戏,我们一起在大森林里玩,好不好
彭  某:好
教  师:你不高兴了可以和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一直都很乖,你表扬我好不好”
(让学生扮演的兔姐姐学习重复上面的话)
教  师: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游戏好不好?
彭  某:好
(重复游戏开始时一家人做游戏的情景)
这样的游戏表演活动可以多次的,主题就是围绕着家庭、学校生活进行,如:这次可以是“小白兔一家采蘑菇”下一次可以是“小白兔一家看电视”“小白兔上学了”等等,通过多次类似的木偶家庭游戏,李某在游戏表演过程中体会家庭生活中的快乐不会因为有妹妹而改变,同时也学习了与其他家庭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员、学校同学交往的方法。经过十次左右的治疗活动,李某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情绪有所改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用两个木偶讲故事的方法,可以让儿童觉得好玩,而且容易间接地描述与他有关的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并投射到木偶身上反映在故事里。木偶故事为障碍儿童提供了一个释放恐惧、焦虑和幻想的机会,借助与木偶的对话,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智力障碍儿童轻松下来,通过游戏述说心里的困扰,籍此发泄情感,因为他们感受到保护,不用对木偶的所作所为负责,还可以寻求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人际交往能力意味着理解、认识他人,从而与他人更好的合作。智障儿童的残疾不仅外在表现在语言表达上,自省能力、人际交往则是他们更深一层的障碍。游戏疗法在游戏、表演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行为、语言等;通过对表演过程的体验观察,学习正确处理不同的生活情景和事情,从而把这些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形成(本站的咨询师之家为咨询师朋友提供同城聚会的场所)自己社会适应的能力。
在智力障碍儿童中进行游戏疗法,借助游戏、表演、故事的手段,让智力障碍儿童体会人物关系,促进个人的口语表达和运用形体动作来沟通,并做象征性的表达。提高学生与人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能力的转化过程。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 技术支持 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6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    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