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4年11月16日 编辑:shphao 有74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

作为心理现象的创造力 , 其发展和发挥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

层面关注创造力 :(1) 人际层面, 如有研究考察行为模仿对创造性的影响 , 认为在社会互动中 , 行为被同伴模仿, 有助于激发聚合思维, 而行为不被同伴模仿则会激发发散思维, 促进个体创造性; 也 有 研 究 考 察 人 际 心理距离对创 造 性 的 影 响, 认 为 与 为 自 己 做 决 策 相比, 个 体 为 他 人 做 决 策 时, 更 富 有 创 造 性 。(2) 团队 层 面。 考 察 团 队 规 范团队性质等对创造性的影响 。 如研究发现, 与启动集体主义规 范 相 比, 团 队 成 员 启 动 个 体 主 义 规 范时, 更 容 易 产 生 原 创 性 想 法; 团队成员的表层多样性( 如性别、 年龄) 和深层多样性( 如认知、 价值观) 有助于团队创造力的提高。(3) 社会文化层面, 如更广范围的时代精神或时代思想。 虽然这三个层面的 研 究 仍 在 蓬 勃 发 展, 但 随 着 研 究 者 对很多创造行为是发生在合作情境中 ” 的认识越来越 深 刻, 合 作 创 造 力 开 始 占 据 重 要 的 研 究 地 位
合作创造力 , 并不是不同合作者的创造力的简单累加, 而是合作者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 合作创造力也不能等同于团队创造力 : 团队创造力关注团体规范、 团体氛围 、 团体特征等对创造结果的影响, 而合作创造力更关注创造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互动的过程; 除研究传统意义上的团体外合作创造力还涉及不同的合作形式( 如夫妻合作创造力)、 不同的合作领域如写作、 服装设计), 这是团体创造所不能囊括的内容

当前合作创造力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围绕与合作创造相关的心理变量展开探讨如有研究者考察在合作创造的过程中 , 动机是如何与其他因素结合影响合作效果的 。 他们认为, 与低求知动机相比, 团队成员有高求知动机时, 合作创造的效果会更好; 但这种促进效应只有当团队成员有高亲社会动机( 与高亲自我动机相对), 而且团队氛围是 积 极 的 和 心 理 安 全 感 高 时 才 会 存 在 。 另 外, 也有人关注合作创造中产生的动机新类型, 提出在合作创造中会 产 生 责 任 动 机 或 联 合 动 机, 责 任 动 机 能 督 促 合 作 者 之 间 自觉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提高了合作者的内部动机
联合动机促使不同合作者彼此共享资源, 加强情感联系 , 在为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展现创造力 。 另一方面, 围绕合作创造过程中的支持性技术展 开研究。 合作创造离不开沟通,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合作创造。 沟通是信息、 传递信息方式、 对信息的理解三者的综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 沟通过程产生的结
, 就是合作创造的产品 。 因此研究者非常重视合作创造中沟通问题。 Sonnenburg 认为合作创造中存在 三 种 不 同 的 沟 通 类 型: 面 对 面 相 互 作用 、 以工具为中介的相互作用 、 以工具为中介的沟通, 同时他还分析了不 同沟通类型在参与者是 否在场、 时间的同步性、 沟通地点、 沟通形式、 沟通媒介五个方面的特点, 虽然每种沟通类型都有自己 的优势和不足, 但就其效率而言, 面对面相互作用的沟通方式对合作创造的效果最好。 另外, 也有研究者关注网络沟通这一新颖的沟 通形式, 分析网络技术在各个不同创造阶段的作用 , 并提出没有单一的工具可 支 持 合 作 的 全 部 过 程 
总之, 对合作创造力的重视, 是创造力研究的重要转向 , 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合作的重视, 是未来社会发展和未来研究的必然趋势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6]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