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描绘一下三年以后的梦想,有这个必要吗?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发生着:
女:今天晚上能见面吗?
男:那么晚的事谁知道。
真是够干脆的对话。因为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所以在这些话中,也具有"连几个小时之后的命运都是未知数"这种现实性。如果在今天这么说话,女的很难说不会立时扇 过去一个嘴巴,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嘛。
那么,如果让你描绘一下将来的自己的话,你会想到多少年之后呢?而且,你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自己将来的影像吗?对于这两个问题,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很模糊,而且一开始就没考虑 过要描绘什么"未来的影像〃吧。
我也只有在当小学生的时候,被吩咐过"写一下将来的自 己"。那个时候,我恍如做梦一般写了写将来从事着各种不同职业的自己。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再考虑这些事情,就连自己一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确定了。
面对这一情况,也有位上司训导我说:"这样是不行的,必须描绘出十年、二十年后自己的形象,并且努力工作。〃不过,自己十年后将会变成什么样,就算描绘不出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啊。在孩童时期尽管能描绘自己的梦想,实际上说穿了也只不过是要成为"优秀的大人"的遥远梦境。要说到能毫无差错地看见自己将来的影像,那恐怕只有临终的时候才能办到了。
话虽如此,尽管是件模糊的事,但如果看不到之后的事,也会不安起来吧。暂且先想一下明天,可以的话一个月以后,努力的话一年以后,如果有抱负和欲望,就试着考虑一下三年以后的自己。即便产生不了明确的影像,大致也能描绘出一个模模糊糊的自己。如果能对这一假想的自己的姿态加以肯定,那么就先朝着最近的目标努力。如果能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前进,那么也就能解除对将来的不安。
能够明确地描绘出十年以后自己的影像,并朝着这一影像大步前进的人估计是很稀有的吧。与其苦恼着这个自己描绘不出来的遥远的影像,不如先想象一下能想象得出来的站在不远的将来的那个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