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类
    发表日期:2014年2月23日 出处:互联网 作者:林巧敏 编辑:shphao 有121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心理学理论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背景介绍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经常反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有的老师说是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因为学生大多数是上不了高中,才上中职学校的也有的老师说基础差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好多学生就不爱学习,即没有学习兴趣,而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有时并不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的父辈留下来的习得因子在作祟笔者也是一所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也面临上述的问题,但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学生不爱学英语的问题,应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应该说有很多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有从分析学生的学习背景入手的,有从分析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的但笔者发现,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分别从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和教师是怎样教学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独特的有价值和意义的观点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分析他们的学习心理,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针对这些原因,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或原理分析问题心理学有很多的理论,笔者认为,针对本文提到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问题,可以运用下面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或原理1)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主要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因素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这种动机就是学习动机2)习得性无力感和阳性强化法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梅尔和塞利格曼(1976)研究了习得性无力感,并指出,无力感的学生与他们失败后的不良心态有着密切联系阳性强化法是指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想建立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那些英语学习差或者考试没考好,甚至那些课堂问题没回答上来的学生,都会产生无力感,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成功,在些基础上很容易进一步产生不爱学习英语的学习情绪所以老师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就要采取阳性强化法的干预技术,淡化学生的挫败情绪,及时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3)学习策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最先开始对学习策略的系统研究它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就英语学习来说,传统观念中的死记硬背并不是唯一的学习策略,单词拼音法”、螺旋记忆法习题练习法等等都是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可起到促进作用;对学习差的学生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成绩

解决问题

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习得性无力感理论阳性强化法技术和学习策略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激发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可以找出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学生,由于缺乏内驱力,即所谓的学习不自觉或不爱学习,求知欲望低下,所以需要更多的外部诱因,即奖励鼓励表扬等,才能产生学习动机,进而推动学习行为的发生

其次,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遭受到挫折了,比如上课回答不上问题,考试没考好等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淡化他们的缺点,从另外一方面去积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在下次学习时积极努力完成任务,从而消除无力感,产生成就感,完成从我不能到我能的转变

第三,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后,为了让他们保持这种学习积极性,避免再次受到挫败,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就要适时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策略比如告诉学生如何通过单词的发音来背诵单词;如何通过语感来提高听力等等最后,任何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不断地循环往复地学习与坚持

结论

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普遍现象客观来讲,如何解决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方法有很多,由于篇幅以及作者的认知水平所限,本文只是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从认知心理学里的动机习得性无力感阳性强化技术和学习策略运用几方面进行探讨笔者希望此研究会为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同行提供借鉴,为今后关于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60]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1]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6]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林巧敏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