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3年12月17日 编辑:shphao 有218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让催眠改变认知偏差

“桑普,在现实当中,有太多的人,根本不用别人的催眠,他们自身就沉浸在深深的催眠状态之中。假如他们在认知上出现了错误,就会把自己推人到自我催眠之小,有害的思想最终伤害的是他自己。

    “放弃过去的观点,不抱任何偏见地,重新分析,重新认识。他们被旧的思维习惯所催眠,认为自己躲在安全的壳巾,实际上这阻碍着他们接受更新、更美好、更完整的东西。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这就使得他们陷入了痛苦的困境。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欢天喜地、无忧无虑,而有的人总是愁容满面、精神萎靡?为什么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健康的,有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倒霉的、失败的?这正是不同的自我催眠给生活带来的不同面貌。”大师发出感慨。

    我有一个大学生学员,他一直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非常自卑。比如他在学校里一见到老师就害怕地跑掉,有人和他打招呼,他就羞得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在追求女生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比对手弱,很快就放手了。在“事事不如别人”这个念头的催眠下,他凡事总是迟缩。通过在我这里学习催眠,他发现自己一直在逃避,一直在给自己树立强大的假想敌。他开始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催眠,在催眠中他反复告诉自己:“我和他们一样棒!我一定能够做到!”通过这样积极的自我催眠,他产生了强大的自信,从而改交了心态。现在,他彻底地改变了,能够主动地去结交朋友,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冉是那个自卑怯懦的人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是他“哪里不如人”,  “为什么总感觉别人比他强大,有什么依据”,  “自己为什么退缩”等问题。有些事情,我们可以像做证明题一样,证明给受试人看,使对方的主意识降低,使其在无懈可击的新的逻辑推理面前心悦诚服,这样新的信息就可以毫无遗漏地完全进入到对方的无意识当中,迫使其放弃原有的认知。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偏差,就是要让他重新认识自己,看清白己,只有这样他才会走出自我局限的牢笼。帮助对方重新认知自我,就是要把新的信息注入对方的无意识当中,变成一种信念,为他以后的行为提供一种新的动力。通过重新认知自我,带动新的动力模式的产生。

    有个学员和我说了他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一次,他和朋友正在逛街,突然看见一个认识的女生从对面走过来,他跟她摆手打招呼,她好偷看见他了,却没有理会,继续走她的路。他很难过,心想是不是以前自己说的某些话得罪他了,她以前对自己好像不是那样冷漠的啊。他从此以后和她联系得也少了,以为她对自己有了看法。后来在一次交谈中,他谈到那次经历,问她当时为什么不理他。她说她真不记得有这种事,她确实没有看到,可能因为她有点近视。

    这位学员不了解实际的情况,做出了自以为是的推测,并慢慢催眠自己相信了自己的猜测,这种猜测既伤害了自己,也差一点导致与朋友关系的破裂。我们总是容易被表象所欺骗,让其影响我们的看法和认知。而这种不合理认知促成的信念又催眠了我们,导致了我们心理上产生障碍,因而做出不明智的举动来。

催眠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催眠方法来改变受试者的认识偏差。   

(1)催眠分析内省法。在催眠状态下,对过往的经历进行回忆,及时地予以分析,找出造成心灵压抑的潜在因素,理出问题的前因后果,对其进行理性化处理,积极地暗示自己,使我们改变以前的错误认识和心理防御模式,让潜意识在改变认知后,积极地接受新的暗示。

    (2)催眠情绪调整。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之后,要对受试者的情绪进行疏导,受试者的情绪趋于平静,用内心储存的良好情绪进行催眠暗示,可以配合播放平缓舒适的曲调和轻音乐。在舒缓而悠长的曲调中,让其情绪得到调整,使其对自己的情绪重新认知。

    (3)催眠控导表象法。也就是在催眠状态下的系统脱敏法,让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中真实地回到重现的刺激环境中,对伴随而来的不良情绪,予以良性暗示,进行放松训练,改变不良的念头,恢复自信。对于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该法疗效甚佳。

    催眠使受试者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深层次的回忆,有助于帮助我们发现他们的内心状况,了解到他们在哪里出现了认识偏差,然后再在催眠状态中改变他们的潜意识,这是相当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案。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