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3年11月6日 编辑:shphao 有119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重复暗示一次一次地催眠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不会教育孩子,也不懂得语言的魔力。他们常常在无意中运用消极的语言催眠孩子,使孩子变得自卑自弃。

    比如,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  “你真笨,你怎么能这么笨呢?  “你怎么这么怕人呢?  “你怎么就不听家长话呢,也不知道好好看书?”当他们偶尔说“这个孩子真笨”这种话,这个孩子可能不会意识到什么。但若是时常被灌输这样的观念,孩子在心里就会形成根深蒂固的“我很笨“的意识,在这样的意识影响下,孩子自己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害怕与同龄人接触。可以说,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这样一句话重复暗示的话,今后他要克服这种自己不笨的想法是很难的,很可能导致他自卑的心理。

    本来孩子可能只是有一点胆怯,却有交往的兴趣和动机,当你整天暗示“你很怕人”,他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怕人,甚至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意去和外人进行交流了,最终连一个说话的朋友也没有,既孤独又冷漠。当你对孩子说“你怎么天天都在玩”时,你这种怀疑的态度,就是滋生孩子叛逆的种子,他本来还想好好学习,由于他总是不被信任,自然而然也就松懈了,产生对抗的心理,会有“不如就玩到底吧,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想法。

    妈妈在厨房里洗碗,听到小儿子在院子里一直蹦蹦跳跳地往高处跳,便过去问他:  “你在干吗?”小孩回答:  “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你猜妈妈怎么回答他的?并没有泼冷水似的告诉他“小孩子不要胡说八道”或“赶快进来把手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跟他说:  “那好,你试试蹦到月球上玩好了,不过不要忘记回来。”正是这句话,使得这个小孩成为人类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很多时候,一个学生的改变可能源于老师的一句话。如果数学名师经常这么对你说,  “你很有数学天赋”,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下,你会进入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催眠状态之小,你会发奋学习数学,你的数学成绩也会由此一直名列前茅。如果语老师经常夸赞你的作文水平不错,你很有可能成为一位作家。但如果一位老师常常这样告诉他:你那么笨,再努力也考不上大学。进入到别人暗示而觉得自己很笨的催眠状态中,你就有可能不知不觉放弃学习。

    暗示就是不管你意识上信还是不信,首先让你的潜意识接受某种观念,当你下次行动时,这种长期暗示的观念会跳出来自动主宰你的意志,你听命于它。如果我们的潜意识接受了某种观念,我们就会自动把这种观念转化成行动。

    暗示一般是通过语言发挥作用的。通过语言来改变人的思维模式,使人进入指示的催眠状态。任何想法和信念,我们都可以像鹦鹉学舌一般地多次重复并强化它,最终使它占据主导。所谓的信念,正是通过这种暗示的方法,深深地植入我们大脑中,催眠我们的大脑潜意识,最后渗透和贯穿于我们的行动中。

    潜意识就像是人的大脑芯片,全部信息都集成在此。当我们对改变自我的信心越强时,我们通过语言重复暗示自己的收效就越大,假如我们对改变自我毫不在意,也没有信心,我们就要增加重复的次数,直到让它成为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而这个预设的程序,迟早会被激活而产生巨大的作用。

    因此,根据暗示的原理,我们应该用语言加强对自我的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暗示,发挥语言的田力作用,把一切消极的想法例进垃圾箱。要每天对自己说:  “我很捧,我一定行!”要每天对自己说:  “每一天,每一方面,我都会越来越好。”对自己的身体说:  “我的身体,在接下来的每一天会越来越好。”对自己的事业说:  “我的事业,在接下来的每一天会越来越好。”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9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5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90]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5]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4]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