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催眠 - 催眠术
    发表日期:2013年10月14日 编辑:shphao 有1977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催眠改变着每个人的命运

    “生活中,很多抱着乐观进取信念的人都取得了成功,而怀抱着悲观、自暴自弃念头的人却一直活在失败的阴影中,这两种心态到底是如何俏俏改变我们的?”桑普问道。

“实际上我们是被这两种信念催眠了。催眠之所以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改变我们的命运,是因为它能够改变我们的身心感受和认知活动,我想还是先从我们的生理反应机制和认知系统说起吧。实质上,催眠就是通过改变某一次生理系统的活动使其他系统活动增加或减少的。   

我们常常看到催眠师会做一些人桥游戏,受试者校当成人桥,让其他人从他身上站立或走过,他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又或者让四个瘦弱的受试女生,每人伸出一个手指,就可以把一位身强体壮的男生轻松地托起。为什么会如此奇妙呢?

    “其实,这只是人们本来就具备的潜能,但在常态下人们很难做到。而在催眠状态中,人们的力量会更集中,而由于相关的感觉神经被关闭,痛感会大大丧失,但也是有限度的。”

    人类的头脑非常复杂,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紧密配合,可以以某种方式把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反过来,对一方面的破坏也可能同时在其他方面造成破坏。正是这些内在的系统构成了种种潜意识。

    催眠的实质是改变人的潜意识,并由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如果把意识比作是镜子的话,潜意识就是放大镜,它会把某些细节放大,让你看得更清楚,更仔细。一般人们的意识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上,不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那种思维是宏观的、大概的、模糊的。但假如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当我们进入了事物的细枝末节,最后从细节中跳出来,再看整体,这个整体就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所谓催眠就是这样一个深入之后返回出来的过程。催眠可通过诱导、暗示、想象等手段来完成,主要用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改善身体状况,放松身心,强化意识。

    假如意识是一棵大树的话,潜意识就是树干中的年轮,或是每一片树叶的叶脉。假如只远远观看大树的话,大树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它变得不真实。我们需要了解到大树的方方面面,对树的认识才算得上具体深刻。我们的意识常常只关注整体形象,却忽略了更多细节,而潜意识能让我们更精确地把握整体.从而知道如何改变整体,如何去想象细节。

    几个猎人去山上打猎,其中一人掉入了一个很深的山洞中,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摔断了。坑洞很深,非常陡峭,地面上的其他猎人都显得无能为力,只能在上面喊叫。然而这个猎人并没有放弃,他告诉自己:  “我一定能爬上去。”很快,他发现了洞壁上的小草一直延伸到地表,于是,他借着洞中的微光,用右手扒住洞壁,用嘴巴咬着革校攀爬。

    其他的人在上面议论纷纷,都对他的行为忧心忡忡。

    “他这样能爬上来吗?

    “我看不大可能,他的手脚都摔断了。这样做只会空耗体力。”

    “那么细的草能支撑住身体吗,万一支撑不住,掉下去怎么办?

    “他万一死了,家里的财产谁来继承呢?

    同伴的话清晰地传入了猎人的耳中,但他并没有因为他们的话而泄气,他在心里不断暗示自己:“我能爬上去,我一定能脾上去!”

    过了半个小时,他终于用嘴巴咬着小草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爬到了洞口处,在大家的协助下,他终于爬出了洞口。

    那些在处境险恶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用积极的思想催眠自己的人,往往能渡过难关。失败的时候要告诉自己:  “我摈弃了一种不可能成功的方法,我离成功更近了。”用这样的信念催眠自己,你才能更加自信和勇敢地面对接下来的挑战。总之,你现在的处境,就是你长期用某种意念自我催眠的结果。你的命运是由意念来决定的。改变自己,让自己从悲观的催眠状态进入积极的催眠状态之中去吧。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6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63]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4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4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4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