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发展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3年5月22日 编辑:shphao 有3616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青少年自主性的研究

国外的一些研究比较倾向于把青少年的自主性归结到青少年人格的组成部分,如Stenberga)的研究认为,自主性是青少人格独立的一部分;Cattle认为,青少年的自主性是其人格特质的一部分,表现在对自己人格独立的需要上;Eysettck提出自主性是构成情绪稳定性-适应性维度的重要特质。

这些研究者对青少年自主性的研究是其人格形成角度分析。DeCi和Ryan在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指导下,从动机和人格角度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他们认为,自主是一种促进成长和适应功能的心理需要,是指个体自我支配的自由,以及遵从自我意识而不是外部或内部控制作出决定。DeCi和Ryan提出,这种自主性体现在个体行为的原因、动机和定向中,由此区分出三种因果定向以评估个体在这方面的差异,即自主定向、受控定向和非个人定向。其中高度自主定向的特点是"体验到高度的自我决定",自主定向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寻找各种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机会,把行为建立在个人目标和兴趣的基础之上。还有一些学者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自主性。如Smetana的社会领域特殊模型(Domain - SpeCifiCity)通过研究青少年在不同领域(如个人事务、道德、常规等)中对父母、教师权威和个人自主的认知,来考察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特点和水平(Smetana, 1994)。 Smetana的研究发现,青少年自主性的表现集中在他与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如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认同,以及其作出自主行为时是否与父母意愿发生冲突等。Giles和Grosbie 的研究表明,单亲家庭青少年自主性发展水平较一般家庭高。因为一般来讲离异家庭在经济、社会地位和感情上都不稳定,因此青少年们会怀疑父母能力,如情感和经济支持能力,甚至做父母的能力,为了得到补偿会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Brown和Meirm的研究表明,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完整家庭中的青少年更加有责任心、独立、善于做决定,而且在情感和自主性的发展更早。国内学者陈会昌的研究表明,国内青少年自主性的发展大致是从单方面的父母权威发展到接受老师和同伴影响,最终自主决定的过程。侯林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行为自主的水平与其权威认知的水平呈正相关,情感自主性水平与权威认知成负相关。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增强,自主性需要得不到足够的满足有关,同时青少年的认知风格、人格特质和一定的刺激情境也对其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影响。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4224]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315]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815]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308]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310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