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学论文 - 犯罪类
    发表日期:2013年5月3日 编辑:shphao 有278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网络失范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成了越来越多大学生成长中新的“虚拟空间”,而“虚拟空间”也是容易发生失范行为的地方。大学生又正处于人格、自我意识形成但尚未确立的时期,心理发展极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不少大学生网络道德意志的薄弱,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表现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迷恋,从而出现各种形式的网络失范行为。

失范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或偏差行为,大多数学者认为失范行为是消极行为、反常行为。由于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方法不同,其定义也有所不同。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对于网络失范行为的判定是通过把它的行为结果和与之类似的现实失范行为进行类比,然后再确定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网络失范行为。Garbasz和Schuen认为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绝对取向”,它处于宏观水平,研究网络文化过程,网络失范行为是指个体不能适应正常的互联网生活而产生的有违甚至破坏互联网规范的失范行为;二是“相对取向",处于微观水平,研究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CMC过程),网络失范行为就是指在CMC过程中,不符合某一团体期望和规范的行为。

有学者将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分为重度网络失范行为、中度网络失范行为和轻度网络失范行为三类。重度网络失范代表性行为是指入侵他人计算机、偷阅他人电子信件或其他个人隐私的行为,这类行为涉及到违反有关法律的问题,情节最为严重;中度网络失范代表性行为是指浏览色情网站和色情内容、登陆被封闭的网站的行为,这类行为情节较为严重;轻度网络失范行为是指在聊天室里骚扰他人、在网上说假话的行为,这类行为主要涉及道德品质问题,情节相对轻一些。

一、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原因

关于网络失范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观点,主要有线索滤掉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双自我意识理论、个人-情景交互作用理论。个人-情景交互作用理论对网络失范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较为全面,认为既有网络的特点,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国内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既与互联网有关,也与现实因素、个体因素有关。

关于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出现的原因,有个体自身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往往是二者兼而有之,个体和环境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发展的心理机制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大学生中的不同个体受到不同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最初是心理方面表现出一些变化,如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向性行为,或攻击性、退缩性、违规性和适应行为落后等外向性行为。随着这些心理问题行为朝习惯方向发展(即量变过程),就会造成其失范行为相对定型的质变。更有甚者,发生人格内在结构的失衡变化,即认识、感情、欲望的无序和失控,达到一定的“度”,就会导致丧失尊严、缺乏责任心和放荡不羁等人格扭曲与人格变态的质变,至此出现各种不良行为或严重违法行为。

下文以大学生网络犯罪这一严重网络失范行为为例进行心理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引导、教育和矫正的对策

第一,对策设计原则:(1)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积极的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行为问题的作用,只要个体的心理得到了发展,潜能得到了发挥,就能自然而然避免行为问题和失范的产生,关注个体发展的潜力和可塑性而不是问题本身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比帮助大学生消除网络失范行为的目标更具有积极意义。(2)个别化与社会化原则。根据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个别心理疏导,根据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规律进行引导、教育和矫正。(3)现实与网络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形成的心理原因,既要从网下入手进行现实生活教育,也要从网络切入进行网络社会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

第二,具体实施对策。(1)网络道德规范建构和对规范之认同的“双重增进”,解决当前网络道德规范存在的缺位现象。(2)积极开展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加强对不良行为的心理干预,解决个体因素导致的网络失范行为。同时,更主要的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与人格特质,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自我概念,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完善大学生个性品质,预防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3)加强网上网下心理矫正,增强对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减少和替代网络失范行为。

当前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概念判定和研究对象把握不够清晰。多数研究者没有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概念作界定,只是简单套用行为失范的一般定义来界定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而较少关心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导向、价值观,较少关注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发生的“被定义为”失范行为的评价。(2)关于网络文化与网络失范行为的关系、网络失范行为与现实失范行为的关系、不同类型网络失范行为之间是否相干、存在多大的关联度等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3)已有研究主要是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类及对原因的静态分析,而对整体网络失范行为影响因素的动态考察和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过程性分析较少,即对网络失范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没有作进一步的考察。(4)大多数研究停留在理论演绎和现象描述的层次上,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对策的实证研究还很薄弱。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8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7]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1]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