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性爱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3年3月30日 编辑:shphao 有1745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性取向是什么意思与性取向定义

性取向是什么意思?性取向又是如何定义的。本文比较全面的对性取向问题加以介绍。

1、性取向问题的提出

当前,研究者对性取向的研究存在着困惑,因为他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性取向的概念性定义不统一,性取向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脱离于性取向的概念性定义具体来说,很少有研究者把性取向的概念性定义包含在其研究当中,即使有,也是前面的理论定义和后面的操作定义不相一致,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评估性取向的操作定义与一般普遍性的概念定义不尽相同为了建构有代表性的性取向的群体,大量的定义和评估方法被提出,但这些定义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偏离样本的基础上,所以Sell 提出,如果要在性取向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的话,它的关键就是对性取向的定义取得标准化本文通过对国外性取向的定义做一个综述性回顾,总结性取向研究过程中的争议,以及对性取向的定义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2. 性取向定义的研究发展阶段

2.1 性取向定义的起源

性取向概念的定义,早在19 世纪60 年代欧美等科学家提出性取向概念并开始应用在实际的研究中在过去的100 多年中,Ulrichs 最早比较正式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并提出性取向的分类Ulrichs 用隐喻的方式把性取向分为三个基本的类别,包括:Dionings, Urnings,Uranodionings可以说,这种划分的方式,与当前研究中所提到的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三个概念的意义较好的吻合就如Ulrichs 一样,在早期的研究中,尽管有时候会把女同性恋者认为是Urnings,而非女同性恋者则被认为是Dionings,但性取向的研究只限制对男性的取样,而女性同性恋者则被忽略Mayne Ulrichs 的坚实追随者,他最早把Urnings作为男同性恋来研究,并对它下了概念性定义他认为Urning是一个拥有健美身躯较高智商流畅语言和高尚情操的个体,而且他的性偏好不会对女性产生欲望和兴趣,这种性偏好有可能是天生形成或后天发展的Ulrichs 除了影响Mayne 外,后来很多研究者的研究都受其影响,甚至对FreudJung 有关性取向的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2 性取向定义的发展

从现代意义上来说,首次提出同性恋这个术语的是Benkert1868 Benkert 首次与Ulrichs的通信中提到homosexuality这个术语,Benkert homosexuality描述为: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在这一阶段,有关性取向的定义多而杂,犹如百家争鸣之势

19 世纪末最重要的性学作家Ellis 认为,性本能由于天生本质上的异常,从而转向同性的人群Krafft- Ebing 则认为,决定性取向的因素是对同性产生不一样的情感,而非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证据也有研究者指出,同性恋是指在同性别中的两者公开的性行为,这种行为必须是性行为,随之而来的是性欲的唤起以及满意的性冲动的结果1973 ,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中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还是社交兴趣上,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甚至Feldman MacCulloch 提出了一个更有争议性的概念,他们认为,同性恋就是在同性之间的群体中产生性行为,而且性唤起引起这种性行为,而且尽管有机会与异性发生性关系,但还是经常与同性发生关系DeCecco 对性取向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概念,他指出,性取向就是指个人的性行为人际情感性唤起的对象是同性还是(或者) 是异性DeCecco 的性取向的概念是在当时的文献里的最全面的之一,他的研究有效的控制了当时性取向研究的混乱局面

从性取向的定义的分类来看,最重要的就是早在20 世纪50 年代Kinsey 及其同事Kinsey 首次突破了传统的简单的二分法的模式他认为,异性恋和同性恋不过是处于同一连续体两端的两个点,这两点之间“充满着各种变异状况的渐进过程”,由此提出了“性倾向七分量法”,它是一个7 点量表代表了人类性行为的一个连续统一体,分数范围从0 分(绝对异性恋) 到6 分(绝对同性恋)。Kinsey 声称人类性行为是一个连续统一体。通常根据个体感觉到的性吸引力来自某一性别,判定其为同性爱、异性爱或双性爱。

2. 3 性取向定义的最新进展

随着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等理论思潮在大众的视野中传播,它将挑战传统本质为占主导的性取向概念。以性取向的研究为例,社会建构论认为,虽然不能否认生物驱力的存在,但并不存在一个本质的“性欲”作为一切性行为的本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条件下,性行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性取向是文化的建构。每种文化对于性取向有它自己不同的话语,建构出不同性取向的形象,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表现。Golombok 指出,社会建构论假设性取向的本质即不是先天形成的,也不是来源于后天的社会经验。它对性取向的探讨重点放在个体的生活角色,而这角色又受个体的生活文化所指导,个体的文化又建构了性取向的概念。

Horowitz Newcomb 强调现有的同性恋认同形成的模型不能全方位地考虑到人类性经验的多样性,他们指出,这些模型来源于本质论的观点,即假定同性恋认同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个人确信了解其潜在的或“真正的”性取向。相比于本质论的观点,社会建构论者它认为,认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持续的、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个人在社会因素影响中发展和自我建构中认同自己的性取向。因此,他们建议从愿望,行为和认同三个与性认同相关的独立的方面找到一个复合的方法去促进性认同的发展。

在讨论如何给性取向下定义时,Garnets 把旧的范式与新的范式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四点:首先,旧的范式将性取向看成是仅存在于两个相反的具体的体系内的二分结构新的主流观点将性取向看成是灵活的复杂的多维的既吸引男性也吸引女性在范围与强度方面相异允许一系列不一样的性取向两套分开且独立的体系

第二,旧的范式假设认为,性行为是一个人性取向的主要决定性特征新的主流观点不仅包括性行为,而且包括因色欲激起的行为与幻想,情感依恋,自我定位与当前关系地位第三,旧的范式假设,性自认行为与情欲有重合,然而新的范式会考虑到该等因素之间的不一致性

第四,旧的范式宣称,性取向是儿时形成然后固定且不会变化的稳定气质她指出,性发展研究表明性取向并非固定不变

3.性取向定义的争议与展望

首先,性取向的维度之争一般来说,性取向通常包括心理维度和行为维度中的两个或者一个,或者两个中的任何一个在对性取向定义时,总会用或者或者把这两个维度联系起来

以心理维度为代表的有Mayne Benkert Krafft- Ebing 等,他们都认为应该从心理维度的角度去定义和判断性取向[16]Mayne benkert 等人完全相反的是,在对性取向定义时只包括行为的维度,如StedmanDiamond 等,只用与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维度来评估性取向,而完全忽略了心理的维度其中,在上文中提到的Kinsey 在客观上也倾向于性行为方面当然,也有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在性取向的定义包含心理行为两方面的维度比如前面提到的LeVay Weinrich都认为,把心理行为两个维度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一起作为性取向评估的标准后来有研究者不断增加性取向的维度,比如Klien提出包括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 性行为(sexual behavior),性幻想(sexual fantasies),情感偏好(emotional preference),社会偏好(socialpreference),自我认同(self- identification) 和生活方式(heterosexual/homosexual lifestyle) 七个维度

在对性取向的概念下定义时,一直存在着心理行为两个维度的争议,至今没有统一,也许今后的研究中,出现判断的维度会更多,而且更不统一,多维度对性取向研究的价值也有待于考究

其次,连续性和离散性之争对于复杂的性取向的定义,另外一个讨论的焦点就是着重讨论性倾向是不是在变化和改变中的一个连续性还是或多或少的固定一成不变呢?这里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使用研究人员沿着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的经验反映不同程度的连续的点(例如:完全异性恋者,大多是异性恋,双性恋者,大多是同性恋,完全同性恋)分类,或相互独立的类别(例如: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其它) 分类进行探讨在早期的研究中大部分都认为性取向是离散,把同性恋和异性恋等都看成是单独的群体,但在对其评估时,却把它们认为是非白即黑的对立误区所以,Kinsey 提出了一个连续的性取向分布,但在实际的评估中,却很难对连续性进行操作,最终在实际中滑向了离散型这种离散型和连续性在理论与实际中很容易脱离,在操作总容易把两者混淆

最后,性取向定义的模糊以及分类的混乱

在性取向定义的研究中,正如有人指出,人类性取向的研究历史跟心理学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但这一领域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尚未解决比如对性取向的定义以及分类,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Gonsiorek 认为,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研究中专业术语界定不清被试分类不准组间比较不当取样程序存在差异令人混淆的社会因素和可疑的测量结果等后果

有关性取向定义,在今后的研究中,以社会建构论观点支撑性取向的概念就如该理论所提倡的,性取向是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概念,我们应该把个体置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要充分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背景以及我国国民的性知识和性态度等,整合性取向的概念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208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184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588]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093]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842]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