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身心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未成年人的生理矛盾
(1)精力旺盛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机能的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精力相对旺盛,经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心理水平的提高比较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未成年人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打架斗殴、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
(2)兴奋性高和控制能力低的矛盾
内分泌系统的迅速发育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情绪。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机能也在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现实中,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性需求和性道德的矛盾。如果,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不能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就有可能放纵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控制,从而强化这对矛盾,导致性方面的违法犯罪。例如,有的有些未成年人在外界不良刺激,特别是黄色书刊、音像品的腐烛和不良伙伴之间的相互传习下,为发泄生理性冲动,不惜实施强奸、轮奸等性犯罪;或者为了嫖娼而不惜实施抢劫、盗窃、诈骗等财产性犯罪。
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个性心理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其内部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相互制约。未成年人由于其心理因素发展尚未成熟,其矛盾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人感在不断的增强,有许多内心的秘密、感情和思想不愿轻场对外表露,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产生孤独感。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却明显滞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为因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解难释疑,无法合理地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
(2)好奇心强和辨別力差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一切新鲜市物都感到新鲜,但他们心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理性分析能力,看问题时容易以偏概全、固执己见,以致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色情的不良亚文化的影响而走上抢劫犯罪的道路。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未成年人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他们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全独立。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且社会生活经验欠缺,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因此未成年人在生活上还要依赖于父母,在社会上还要依赖成年人。这种在心理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可能激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迫使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去经济独立,以至于走上犯罪道路。
(4)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己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未成年人由于独立性意向的发展,开始将因光从朝向自己与外界以及外界事物的关注转向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关注。这样,自己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自己观察的被观察者。自我意识被分成两个处于不同地位的部分:前者是理想的自我;后者是现实的自我。一般说来,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这样一来,两者的不一致便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大的苦恼和不安。一种人将正确的理想自我与不断完善的现实自我统一起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另一种人在外界不良因素影响下,形成错误的甚至是反社会的理想自我,并采取非法手段改变现实自我以符合错误的理想自我,求得自我意识的统一。
3、未成年人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比儿童来说,未成年人社会活动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担任的社会角色和承担的社会义务也越来越多,人际交往愈发广泛和复杂。这些变化引起未成年人个人需要结构的变化,尤其表现为物质需要的增多和迫切,社会性需要明显增加,有了追求异性的欲望。但是,人的需求总是不能超越客观现实的可能性的,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未成年人个人需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往往会产生挫折感。未成年人也因此可能会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择手段,甚至向他人或社会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从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在加之由于未成年人可塑性很大,思维的批判性不强,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差,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引导,就会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