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家网
 
热线咨询 0551—282622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理专题 - 健康心理学
    发表日期:2013年3月13日 编辑:shphao 有3453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中国历史文化中弹性人格的相关思想

作为世界历史中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薪火相传,根源就在于其文化的坚韧性、宽容性等独特个性。文化本质上映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屹立东方千年锤炼出的文化性格既不以晓勇见长,也并不是以强悍称雄,而是历经磨难后的顽强:是面临困境的坚韧顽强、刚毅、果敢;是在险恶的自然与历史环境中自强不息、气度从容。这些都是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下民族个性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其后来的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思想和道家“无为而有为”哲学更是这种精神的理论源头和阐释。作为影响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思想基石,它们吸引着无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孜孜不倦的深入挖掘。“儒家教人能负责,道家能使人外物。儒家能负责则人严肃,道家能外物则超脱……,严肃而超脱,使人尽与道德责任时,对于有些事,可以‘满不在乎’。……才真正是从中国的国风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是‘中国人”(冯友兰语)。西方的一些学者也试图通过研究东方文化来寻找弹性的哲学本源与动力。国内一些著名心理学家如杨国枢、杨中芳、黄希庭等人都十分强调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因此渗入到中国人血脉中的儒家精神和道家灵性,成为我们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中心理弹性思想的大背景。

本部分将对中国心理弹性思想的追本溯源,通过对传统文化典籍的分析,探寻心理弹性的中国文化本源。

1、《周易》心理弹性思想探幽

《周易》又名《易》、《易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在汉代以来的经学时代就一直被尊为“群经之首”乃至“大道之源”,而在现代社会它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中国哲学中沿用至今的一些最为重要概念太极、乾坤、阴阳、形而上和形而下等皆导源于此。《周易》与儒家、道家渊源颇深,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周易》被历史上儒、道两家所共尊。孔子把它列为儒家五经之首,道家也把它作为道家典籍。从儒家和道家学说发展来看,儒道都曾从周易里面汲取精髓,而沿着各自侧重发展而来。甚至墨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家的学说也多从中引申和发挥。但从《易经》成书年代和其庞杂的内容来看,《周易》无疑是先秦诸子之学的源头。《周易》通过八经卦(乾、坤、震、翼、坎、离、良、兑)以及八卦两两重叠而生成六十四卦来认知世界,把握天地人的复杂关系。它的卦艾辞简洁而深刻的描述,闪烁着先秦时期人们在政治、哲学、伦理上的智慧。

较早的时候中国的心理学家就由此探寻心理学的本土化路途。燕国材认为《周易》蕴涵有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基本观点如天人观、阴阳观和发展观,还概括出了《周易》中所描述的理想人格的18项心理特征。申荷永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对当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阴阳变异”的辨证观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易传.说卦传》)。《周易》中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阴阳本体论,一阴一阳谓之道,以朴素的方式阐述了对天、地、人的探究与思考。阴阳组成了世界的本源,阴阳在这里不仅相对而立,而且蕴含着相互转化,这是辨证法的朴素表述。心理弹性研中所阐述的逆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个体成长的动力,与阴阳对立互补思想是相通的。阴阳相易的理念使人并不会因一时的挫折和跌宕而迷失自我,对险恶的环境充满了容忍以及乐观的态度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性格里面。

◇刚柔相易的应对之道

在变化而复杂的世界中,相对作为弱势的个体如何去生存和应对是至关重要的。《周易·系辞》中主张“曲成万物而不遗。强调万物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直线性的,因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弹性人格脉络而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也并一定要采取强硬对抗的方式,而是可以采用灵活、迂回的方式去应对。《系辞传》进一步做了论述尹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生存的环境是“无常”的,是变化的。面对变化的形势或突然而来的挫折困境,个体应对方式也要因此而发生变化(“刚柔相易”):或刚或柔,柔韧中蕴含刚强,因而坚韧不屈,刚强中融入柔韧,以应对变化的生活。

3、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格

《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君子要效法宇宙的精神,刚健有为,不断进取,自强不息。这种进取是自为自觉的、主动的。乾卦九三艾辞又讲到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就是说人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本分,要警惕自己,不可放松。说明个体应时刻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实现目标的力量既不在于别人,也不在于周围的环境,而是自身是否专注和进取。“自强不息”成为民族文化中催人自励的精神力量,许多伟人在困苦时都以此自勉,奋力进取,成为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周易》对困境中人应该如何行动也做了论述。在《周易·屯卦》论述了为艰难困苦中建立新气象所要经历的磨练,“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它说明在成就一番事业或行动并不是想当然的,总是要面临很多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困难和危险反而会促使人努力进取。在《困卦》中教人如何面对困难,脱离困境。面对逆境或人生苦难,《周易》认为应“困而不失其所亨”(((困》卦),即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勇于面对苦难,坚定信念,就能“困尽吉来”。《周易》在《赛》里更是具体论述了个体面对困境时应采取的应对方法(象辞云:“山上有水,赛,君子以反身修德。”),强调通过自省,加强修养,克服困难。

4、儒家思想蕴含的心理弹性理念

 ◇“中”与“和”的内在控制

“中”与“和”是儒家思想中一对重要概念。《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第一章)“中”在这里实际上是一种情绪控制或调节,“和”则指外在行为和情绪表现符合社会规范,意味着一种适应性。强调个体应保持一种适度的精神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适度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表现为对待名利、财富、患难中博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弹性人格脉络的一种平和心态,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

◇慎独—自律与内省的责任感

儒家强调自身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把个人修身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儒家重视自省,认为人的自我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如《大学》论述到:“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中庸》也论述到: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镇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隐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实质上也是一种内在关照或内向动机。这种思想反映了个体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个体在在这种思索中反思自身肩负的责任,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觉自省。

◇积极进取,追求理想

儒家思想中洋溢着一种坚忍不拔、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刚、毅、木、呐,近仁。”(((论语·颜渊》)。这里体现了儒家所宣扬的仁者意志坚强、不畏艰险,目标远大,力求在困境中有所作为。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对“有为”和“自强”的学说做了更为深入和详尽的阐释和发挥。孟子从人格修养的角度,强调逆境的能动作用,他深刻领悟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认为有大作为之人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和奋斗过程。他更进一步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逆境学说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成为国人每遇艰难困厄中的一种鼓舞力量。刚而不折,自强不息,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精神,造就了整个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4、道家体系蕴含的弹性思想

对逆境的理性认识。庄子对人生的命运和逆境有着更为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洞察。他认为逆境的存在有着必然性和不可改变性,《大宗师》中记载:子桑对子与说:“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子桑的“命”在这里实际上是指非人力所博d:学位论文第二章深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弹性人格脉络能干预的必然性,如果一味相争,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无济于事。那么在这种不可改变的环境下,人应该如何自出呢?庄子认为,“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德充符》)这种思想并不是所谓的消极避世的“宿命论”,而是包含着一种通达和超越,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沉毅、坚忍的理念。

超越与放达的心态。《大宗师》中“子与有病”的寓言中子与病得“曲楼发背”,可他仍然“心闲而无事”。这种在厄运、灾难面前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式庄子的超越与放达精神的表现。他启示着人们以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困境,面对现实,就能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气度雍容,而不为逆境所折服。庄子人生哲学的充满着对人生逆境的达观与超脱精神,对今天的人们面临压力或困境时仍然是有指导意义的。

5、历史人物的启示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历史长卷中,从逆境中崛起或闪光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更是对遭受逆境而有大为的名人做了总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惆搅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腆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之后,受不白之冤而终成史家绝唱的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的司马迁本来仕途顺利,却因正直谏言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遭受宫刑,身心受到了屈辱。在这突如起来的打击下,身心受创的司马迁正如那些逆境中奋起的先辈一样,以坚强的意志承受生存的耻辱,负载历史的使命,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一部《史记》,不但让我们看到了闪耀在中华文明文化长河中的史学“长城”,也使我们领悟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遭饥寒贫困而成一代名臣的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但他不追青云之志,省吃俭用刻苦读书,感动了寺院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终成“先忧后乐”北宋名臣。仕途坎坷而诗词辉映的苏轼,因遭受“乌台诗案”而导致一生多次被贬,但我们在他的诗词中却绝少见愁苦、黯然和抱怨。在贬滴流离中,他仍满怀积极进取的豪情“西北望,射天狼”,在贫困寂寞中,他乐山爱水,享受着人生山水、人情之乐。在“仕”途逆境中,他形成了集刚正坚毅的人格力量、从容坦荡的心态于一体的充满弹性张力的品格,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着独特而光辉的形象。千载之下,这些历史人物所展现的弹性人格精神仍受到人们的崇敬,并给今天的青少年在面临逆境或压力中带来启迪:逆境是锤炼有为者的熔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逆境有为者”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磨难,甚至文明的火种几次都濒于灭绝的边缘,但却始终屹立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的危亡反而使整个民族焕发出奋发图强的力量。这潜藏于历史深处,守护中华文明的就是我们文化的核心精神:在逆境与危机面前的刚健自强,忍耐顽强,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苦难只会让我们民族更加团结,更激发不屈的精神。发生于去年的坟川大地震后整个国家的抗震救灾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新的明证。

中国历史文化对逆境非常重视,把它视为有为者的磨练阶段,但究其本质来说,是对逆境中个体品格与精神修养的推崇。因为逆境本身并不能给予个体什么,并且常会摧残、扼杀人才。逆境能够使人成才,就在于个体在面临困境时是否具有一种外柔内刚、坚贞不渝而守其志的品质和一种稳定而开放的心态。《周易》认为“君子以独立不惧”,就是说君子是独立勇敢、无所畏惧的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和精神才是逆境中奋发有为的动力源泉。追寻中国历史文化的足迹,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弹性思想在这些历史典籍中“天然”的存在着。《周易》、儒家、道家思想所折射出来的朴素心理弹性理念既与西方相沟通,又尤其自身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本质内涵是指向个人的核心品质或精神,综合来看,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逆境与自身的认知态度,包括了对逆境的辩证认知、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意志精神;二是在逆境或困难面前的自律或内在控制,包括中和心态的养成、独立灵活的行事之道。亦即本文所要探讨的个人核心心理弹性内涵。它更为强调个人认知的修养,包括对逆境的辨证看法、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达观的态度。

◇个人核心心理弹性的构建

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西方文化文化的冲击既给他们以新的刺激和启示,又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碰撞中的迷失与仿徨;长期存在的稳定家庭乃在家族模式受到挑战,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给青少年成长增添了不可预料的风险。因而青少年健康的受到个体、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全方位关注。上述关于“逆境有为者”的启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去寻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基因。逆境有为所揭示的中国心理弹性思想中的辨证、积极的人生态度、刚柔相济的处事之道、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超脱的心态等应成为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基因。

因此,基于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分析,本研究将弹性研究的重点落在个人核心心理弹性探索上。


【本文由 中国心理学家网 发布,转载须保留本文链接!手机浏览网页显示不完整时,请点击网页底部的电脑版。欢迎关注本站微信公共号:xinlixuejianwang 分享按钮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专题信息:
  全国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2022/5/3 18:11:22)[3949]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C1)(2021/8/9 12:16:08)[2008]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B)(2021/8/9 12:13:58)[1666]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心理调适(2020/12/12 23:45:29)[2172]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疏导(2020/12/10 23:41:39)[2930]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版权所有  中国心理学家网技术支持创立互联    通讯地址: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150#   邮编:230032

联系电话:0551—2826223  E-mail:cnpsy@126.com QQ:619938829  皖ICP备 06003963国内心理学类综合性门户网站